1 发病规律本病在临床上只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产后1周以上的仔猪、育肥猪、种公猪和种母猪均未见发病。根据临床实践,该病似有先天性和传染性,多数仔猪在产后即患病,一旦出现,全窝仔猪都发病,并且窝产头数多的发病较多,窝户头数少的发病较少或不发病。2临床症状患病仔猪舌面或舌体两侧常发生丝状乳头或菌状乳头增生性炎症,起初呈白色,有小米粒大小的炎性增生物,症状轻者,炎性增生物稀少散在,重者连成一片,似鱼籽状。体温、呼吸未见异常。刚出生的仔猪有吮乳功能,导致舌面不能卷缩,失去吮乳功能,3d左右,仔猪由于吮乳量减少,机体机能下降,心脏衰竭而死亡。与此同时,由于仔猪吮乳量减少,母猪乳房发生肿胀,拒绝哺乳,发生乳房炎。3治疗3.1仔猪患病较轻者,用手打开仔猪口腔,蘸红糖擦去炎性增生物,即可正常吮乳;重症仔猪,用消毒的手术剪剪掉或刮去炎性增生物(不伤及舌面真皮,不出血或少出血为好),不用药物可自行转好。3.2对哺乳母猪进行乳房按摩或用温敷法来减少乳房炎的发生。如发生乳房炎可用10%鱼石脂软膏或樟脑油涂擦乳房周围。3.3用800万U青霉素加0.25%盐酸普鲁卡因50~100mL对患病乳房进行局部封闭。3.4用乳炎康注射液进行注射。4体会4.1搞好舍内外环境卫生及用具消毒。4.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母猪乳房炎的发生,又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4.3新生仔猪舌乳头增生性炎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关文章
-
夏季养殖牛蛙的注意要点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3.做好遮...
1634 养殖手册 夏季养殖牛蛙的注意要点 牛蛙养殖技术 养殖 -
“解疫散”巧治猪链球菌病
野菊花6g,蒲公英4g,紫花地丁3g,忍冬藤2g,夏枯草4g,芦竹根3g,大青叶3g,拌料喂服(每头剂量)。野菊花味苦(辛)性凉,补肝、肺,疏风清热;蒲公英、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入心(肝、胃),清热解毒,抑制病菌生长繁殖;忍冬藤祛风活络,夏枯草、芦竹根清热泻火,治肝火上炎,肺热咳嗽;诸药配合具有杀毒解疫,清热泻火,祛风散...
2695 养殖手册 解疫散巧治猪链球菌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桔园褐圆蚧纯黄蚜小蜂的防治
[形态特征]雌蝉体长0.92-1.18毫米,黄色、无色斑。小盾片后缘有暗褐色条纹。前翅基部有黑色短条纹,触角柄节腹面暗褐色,其余各节深烟色。足黄色。复眼具细毛。胸部毛粗而黑,小盾片上有4根毛,前翅长为宽的2.25倍,产卵针为中足胫节长的1.9-2.01倍。雄蜂体长0.71-0.92毫米,前翅较雌性宽,长为宽的2.2-2...
2540 养殖手册 桔园褐圆蚧纯黄蚜小蜂的防治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规模化猪场疾病控制的新型观念和措施
近十几年来,我国养猪业持续发展,呈现出良好的的发展势头。但随着养猪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疾病监测、控制措施不力,疫情越来越复杂,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传统的综合防疫措施如疫苗接种、药物控制等,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实践证明仅有这些措施是不够的。因此规模化养猪场中在疾病控制方面需要树立新的观念并采取相应的措...
1213 养殖手册 规模化猪场疾病控制的新型观念和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牛蛙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其他一些大型蛙类亦称牛蛙,如非洲的箱头蛙和印度的虎纹蛙以及南美的细趾蟾科,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牛蛙养殖需要什么条件吧!牛蛙的池塘条件牛蛙池塘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通常...
447 养殖手册 牛蛙养殖条件 养殖 -
母猪产后奶水不足原因
奶水不足的原因:(1)忽视母猪怀孕后期的饲养,往往会造成母猪瘦弱,临床产乳腺发育不好,乳房干瘪泌乳力受到限制,致使奶水不足,因此妊期饲料应切实按照高低高的模式,保证合理掌握喂量,同时饲料要营养全价,蛋白质是适当搭配动物性蛋白。(2)哺乳期饲料必需多样搭配,营养齐全喂给足量的蛋白营养。例如足量的豆饼、麦麸、鱼粉等,及以质...
2198 养殖手册 母猪产后奶水不足原因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