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猪瘟预防免疫研究进展

时间 : 11-10 投稿人 : 秋栀呓语 点击 :

猪瘟(Hoe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引起妊娠母猪流产、胎儿畸变、慢性营养性消耗、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受损、继发或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等临床表现,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1984年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因此猪瘟的防制历来是全世界猪瘟存在国非常重视的课题,为此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猪瘟的最重要的手段。尽管每年我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猪瘟疫病的防疫和科研工作,使该病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仍有猪瘟发生。因此,如何提高猪瘟免疫效果,是当前兽医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本文就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以期为猪瘟的最终控制和消灭提供理论依据。1一般的免疫程序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CSF免疫程序。目前多数猪场采用仔猪、育肥猪20~28日龄首免和60~70日龄二免,种猪每年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母猪的免疫应避开配种和妊娠期,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林毅等采用DotELISA检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4种猪瘟免疫程序(超前免疫组:新生仔猪在吃初乳前接种2头份猪瘟单价疫苗,注苗后1h让其吃初乳;超前并加强免疫组:按超前一次免疫后,45日龄用2头份三联苗加强免疫;20日龄首免2头份猪瘟单价苗,60日龄二免2头份三联苗组。28日龄首免猪瘟单价苗,70日龄二免三联苗,又分为1头份和2头份免疫组)的免疫效果。结果,在7、14、21、28和35日龄时.猪瘟母源抗体阳性串分别为80.0%、60.0%、33.3%、13.4%和6.7%,其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CMT)分别为1∶88、1∶69、1∶59、1∶40和1∶35。4种免疫程序的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为,超前免疫和超前井加强免疫2倍量猪瘟单价苗,在6月龄时,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和80%,GMT分别为1∶105和1∶85。20日龄首免2倍量猪瘟单价苗后,60日龄二免2倍量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在60日龄和6月龄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7.0%,GMT分别为1∶135和1∶103。28日龄首免猪瘟单价苗,70日龄加免三联苗,免疫1头份和2头份组在65日龄时,阳性率分别为78.0%和92.0%,6月龄时分别为73.0%和86.0%。结果表明,免疫2头份比1头份的效果好,4种免疫程序的效果都较理想。吴楚泓(2000)在广东广三保养猪公司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猪瘟流行的地区,仔猪在65日龄时进行一次性大剂量(5头份)免疫,抗体有效效价高于2次免疫猪(35日龄首免3头份,65日龄二免5头份),与2次免疫相比,既节省免疫费用,又可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力。蔡葵蒸等(2002)试验指出,在猪瘟威胁区,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以28日龄首免4头份疫苗,55口龄二免2头份疫苗的免疫程序效果较为可靠。2预防免疫研究进展2.1乳前免疫乳前免疫也称零时免疫、超前免疫(简称“超免”),即仔猪出生后去除体表黏液,颈侧消毒后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与母猪隔离一段时间后再吃初乳的免疫方法。这种免疫方法最早是法国学者Coltheier于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初生仔猪在吮乳前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可以产生主动免疫。原因有3:①猪的免疫系统发育早,仔猪出生时免疫系统已相当成熟。②对仔猪吮乳后得到的母源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吃乳后3小时,仔猪血液中已可检出母源抗体,6~12小时母源抗体的含量达到高峰。所以在血液中母源抗体达到峰值前进行免疫,可使疫苗毒在仔猪体内有足够的时间增殖而不被血液中的母源抗体中和。③猪瘟兔化弱毒株对仔猪安全、无残毒。同期法国及中国台湾的试验也证实了Coitheier的上述观点。乳前免疫的一般做法是仔猪出生后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2~4小时后吃初乳。关于乳前免疫的主要争论在于注射疫苗后吃初乳的时间问题。衣翠玲(2002)试验结果表明,初生仔猪接种疫苗后间隔60~120分钟吸吮初乳的免疫效果最好。罗才文等将仔猪出生后立即与母猪隔开,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注苗后2小时哺初乳;对照组注射1ml生理盐水。超前免疫组仔猪猪瘟的发病率为6.48%,死亡率为4.20%;对照组仔猪猪瘟发病率为78.37%,死亡率为62.16%。超前免疫组仔猪育成率为95.80%,对照组仔猪育成率为37.84%,仔猪断乳平均体重免疫组比对照组高出1.4kg。张银河等认为新生仔猪进行猪瘟超前免疫时,应选择在接种后60分钟吃初乳为最佳时间。顾春海等认为仔猪超免猪瘟疫苗1头份,30分钟之后吃初乳的效果好。于泰(1989)等进行的超免研究发现:仔猪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1头份,3小时后吃初乳的免疫方法,对仔猪猪瘟的保护长达1年。早期的超免研究多认为一次超免即可提供对猪瘟的终生保护。林毅等在超前免疫后180天,检测猪瘟抗体的阳性率为85%,据此认为一次超免可保证绝大多数猪出栏。但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危险的。因为一旦猪群中存在猪瘟强毒,将会迅速增殖蔓延,造成恶果。近年来的实践越来越支持加大超免剂量和进行加强免疫的免疫方法。何存利(1998)等进行了仔猪猪疽免疫程序的研究。他们建立的乳前免疫方法是:初生仔猪注苗2头份,2小时后放回母猪身边吃乳。试验表明,150日龄时超免仔猪血清阳性率仅73.68%,已不能对猪群提供全程保护。在猪瘟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乳前免疫和常规免疫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确保猪群免遭猪瘟侵袭。他们还发现,通过加大免疫剂量来中和残余母抗的方法,常规免疫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张曹民电认为只要解决好母源抗体干扰的问题,不必在所有的猪场都施行超前免疫。朱建国等的试验支持超前免疫后进行加强免疫的做法,他们认为首免为超免、二免在30~35日龄的猪瘟免疫程序在猪瘟流行区切实可行;王红宁等在四川南充、内江和成都等地规模化猪场的试验表明,超前免疫预防猪瘟的效果良好,他们推荐的免疫程序为:超前免疫2头份,6月份加强免疫1次。此外,胡薛英、郭金海、王世权等均有超前免疫后需做2次免疫的报道。2.2口服免疫近年来,猪瘟兔化弱毒刑艮免疫的研究闩趋增多。口服免疫可以极大地减少猪瘟免疫的工作强度,使用简便。Chenut等利用C株口服免疫家猪、野猪、绵羊、家兔及野兔,结果家猪免后4天扁桃体、脾脏、淋巴结、胸腺、粪及尿中分离不到病毒,3周血清学阳转,免疫后6周攻毒,能完全保护强毒攻击;7/8野猪免后血清抗体阳性,扁桃体和脾脏分离不到病毒;绵羊接种后不表现临床症状,血清抗体阴性;家兔接种后表现轻度热反应;野兔则无症状;家兔和野兔二者有少数表现血清学抗体阳性。Kaden等以C株对断奶仔猪进行口服免疫,结果进行大剂量Koslov强毒株攻击的免疫猪死亡;3/5进行小剂量Alfort187强毒株攻击的免疫猪存活,血清抗体阳性,但从鼻腔排毒,其中4只猪表现一过性病毒血症;而所有进行MV140/Riems低毒力毒株的免疫猪均存活,表现短时病毒血症,均有抗体,但所有存活猪体内均无CSFV或CSFVRNA;同年Soos等报道以C株在分娩前167~217天口服免疫母猪,结果所有3周龄及80%的6周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为1∶40,25%的10周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20,所有仔猪ELISA抗体检测均为阳性。2.3大剂量免疫除了免疫时间以外,免疫剂量也是影响免疫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按照常规剂量免疫,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有些地方和猪场采用2头份、4头份,甚至6头份剂量免疫,则可以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采用大剂量猪瘟疫苗接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从而对抗病原的进一步侵入。丁国华等在室内、室外分别对猪接种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牛睾丸细胞苗,免疫期106~130天攻击石门系猪瘟强毒,室内接种组攻毒结果:猪瘟弱毒苗头剂量0.5m115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5/5);头剂量1.0m115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5/5);头剂量1.0ml30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4/4);牛睾丸细胞苗头剂量0.5m130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4/4);室外接种组攻毒结果:猪瘟弱毒苗头剂量0.5nfil50个免疫量,保护率25%(1/5);头剂量1.0ml150个免疫量,保护率80%(4/5);攻毒对照猪发病4/4,死亡3/4。试验证明室外接种0.5ml150个免疫量,保护率极低。张须庄等(2000)通过不同剂量猪瘟疫苗抗体检测试验研究认为强化母猪猪瘟免疫,于配种前7~15天肌注4~5头份猪瘟细胞苗,才能保护仔猪在哺乳期的安全。仔猪应在20~25日龄防疫注射3~4头份猪瘟细胞苗,必要时两个月后再加强免疫一次。蒋冬福等建议各地根据猪群母源抗体的水平,适当加大免疫剂量,母源抗体高的猪群可用到每猪4头份,反之则用2头份。张苏强(2001)报道,采用母猪免疫宜在哺乳后期和断乳时,避开配种和怀孕期,免疫剂量为4头份/头。种公猪,每年3、9月份各接种一次,4头份/头。新生仔猪未吃初乳时,首免:2头份/头(注苗2小时后吃初乳),70日龄二免,4头份/头,发现疫情后实行超剂量免疫,立即对全场所有猪实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超剂量接种8头份/头。谭海等(2003)使用猪瘟弱毒疫苗,每头猪在初乳前接种1头份、25日龄接种2头份、60日龄接种3头份,以后每年的3月、9月各接种4头份,如果全群种猪进行紧急免疫,每头接种4头份,可以有效控制猪瘟的发生和流行,黄鉴明(1995)在母猪配种前2~3周接种4头份猪瘟疫苗有效防止了繁殖障碍型猪瘟的发生。隆先觉按体重计算用苗头份,10~30kg体重的猪瘟发病组首次接种5~15头份、次日再接种5~15头份可以有效治疗猪瘟,初发病病猪康复率高达86.1%,对假定健康猪接种5头份,保护率达100。但也有试验证明无须增加疫苗剂量,金柏新等试验证明仔猪30日龄每头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剂量,30日龄第二次加强免疫注射1头份剂量的情况下,至180日龄时仍具有保护力。在30和60日龄同样进行二次免疫,而每次增加疫苗头份量,未见有增加抗体效价的作用,1头份与2头份、4头份间无显著性差异,因而认为在猪瘟免疫中,没有必要增加剂量。2.4免疫增强剂辅助免疫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中采取乳前免疫或加大免疫剂量的免疫方法,仍然有抗体水平未达到最低保护线(1∶32,IHA法)的猪只存在。为此通过使用免疫增强剂的途径来提高动物免疫力,提高猪瘟的免疫效果的研究成为猪瘟防制的热点之一。骆延波等以免疫活性因子作为猪瘟疫苗稀释液给猪接种1头份,疫苗接种后10天、100天的猪瘟抗体水平较对照组(生理盐水稀释液)显著提高(p<0.05),疫苗接种后10天、40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表明在接种猪瘟疫苗时,使用免疫活性因子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有效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王川庆等试验表明:将囊素(bursln,是禽类法氏囊组织产生的一种三肽物质,主要存在于法氏囊组织提取液中)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同时接种于被免疫猪,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囊素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同时使用,可明显提高猪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说明囊素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接种猪瘟疫苗和囊素后不同时间所测血清中的猪瘟抗体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免疫后2周内对照组抗体水平较免疫的有所下降,而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却有所上升,说明试验组抗体被疫苗中和后抗体上升快空白期短。免疫后4周抗体达到最高峰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出近2个滴度(Log2)。免疫后6周抗体水平有所下降以后,试验组仍比对照组高出1.4(Log2),说明试验组的抗体整体水平和上升幅度均比对照组高得多,持续时间长,意味着其免疫保护力更强。差异显著性检验(单侧t检验),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囊素最佳使用剂量为0.06ml/kg。蒋冬福等试验结果表明,1%健康兔脾淋组织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细胞培养苗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与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细胞苗相比两者差异极显著。试验一在试验猪具有较高抗体水平(1∶45~1∶49),且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进行,但A组(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组)的猪瘟几何平均抗体效价升至1∶215;B组(生理盐水稀释组)的仅升到1∶86。试验二用的是70日龄未免猪,无母源抗体干扰且免疫系统已近成熟,然而用生理盐水稀释组免疫后3周猪瘟抗体几何平均值仅为1∶8,抗体滴度之低,远未达到抵抗强毒攻击的最低保护线(1∶32)。说明生产中如按1头份常规剂量免疫,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各地根据猪群母源抗体的水平,适当加大免疫剂量,母源抗体高的猪群可用到每猪4头份,反之则用2头份。李敬玺等用亚硒酸钠(0.1mg/kg体重)作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强化剂对60日龄仔猪进行免疫接种,结果表明,硒可以使动物外周血液中B淋巴细胞增数,血清免疫抗体水平提高,出现较早,维持时间较长而且稳定。周旭峰等将猪瘟疫苗用玉米花粉多糖稀释(肌肉注射)分为高剂量组,2ml/头(含2头份疫苗和90mg多糖)20头;低剂量组:2ml/头(含2头份疫苗和30mg多糖)20头;对照组,2ml/头(用生理盐水稀释,含2头份疫苗)20头。20日龄仔猪首免,多糖一次性给予,首免后7天,14天,21天,35天及60日龄二免后10天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测其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免后7天,高剂量组、对照组与低剂量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14天时,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首免后35天,低剂量组明显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此后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多糖组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对照纽普遍升高,尤其在试验中期,即首免后14天到35天作用更为明显,且低剂量组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略高于高剂量组。张光勤等在注射猪瘟弱毒疫苗和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时,同时注射重组IL-2151μg/kg。结果表明,进行猪瘟免疫时应用重组IL-2,可以显著提高经产母猪和育成母猪猪瘟疫苗的抗体滴度水平及整齐度。李祥瑞等研究了重组IL-2对健康猪和PRRS抗体阳性猪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IL-2可以显著提高健康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单独注射猪瘟疫苗后,只有25的猪抗体滴度达到1∶64,其余均在1∶2~1∶16之间;而同时注射重组IL-2组,87.5%的猪抗体滴度达到1∶64,最低为1∶32。重组IL-2还可以显著提高PRRS抗体阳性猪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给经2次疫苗免疫但抗体滴度在1∶32以下的PRRS抗体阳性猪单独注射IL-2,20天后,注射前检测不到抗体的猪都检测到了抗体,注射前抗体滴度在1∶8~1∶16之间的猪的抗体滴度提高到1∶32~1∶64。再次用猪瘟疫苗和IL-2共同免疫,可以使抗体滴度提高4倍以上,而不注射的对照组则抗体滴度略有下降,表明IL-2可以减轻PRRS感染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综上所述,猪瘟预防免疫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相信随着疫苗免疫程序、方法的不断完善,猪瘟的控制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猪瘟预防免疫研究进展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小猪腹泻怎么办
    小猪腹泻怎么办

    小猪自身的抵抗力较弱,所以常常会遇到小猪拉肚子的情况,会影响到小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小猪死亡。那么造成小猪腹泻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预防治疗?一起来看看吧。1、腹泻原因一般引起小猪腹泻的有三大原因,一是病理性腹泻,一般是有流行性的腹泻病毒、传染性肠胃炎以及轮状病毒单独或者混合引起的腹泻,这种腹泻发病时间段,死亡率极...

    449 养殖手册 小猪 腹泻原因 治疗方法 养殖
  • 虎鱼和什么鱼混养?
    虎鱼和什么鱼混养?

    虎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观赏鱼种,外形凶悍霸道,捕食生猛有力,体纹黑黄分明,深得观赏鱼爱好者的喜欢,单养虎鱼显得寡味,因此有必要给虎鱼混养鱼只,给单调的鱼缸增添一抹活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虎鱼和什么鱼混养吧!龙鱼龙鱼外形霸气、有灵性、外形酷似龙,龙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再加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文化,更是受到华人的追...

    1013 养殖手册 虎鱼和什么鱼混养 养殖
  • 怎样防治黄鳝腐皮病与烂尾病
    怎样防治黄鳝腐皮病与烂尾病

    黄鳝腐皮病此病在5~9月流行,患此病的鳝鱼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鳝鱼体表有许多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以腹部两侧较多,有的还在腹部出现绿豆大小的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窝,若剥去腐皮,可见骨骼和内脏,常引起鳝鱼大量死亡,发现后应及时治疗。防治:经常清洗鳝池,更换池水。药物治疗:用红霉素每立方米水体25万单位全...

    554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 农业养殖技术
  • 养牛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养牛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牛肉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肉类,它的营养膏,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牛肉的市场价一直很平稳,不想猪、鸡、鸭、鱼类肉那样价格波动较大,所以很多养殖户都喜欢养殖牛。那么在养殖前我们先要了解了解它的养殖成本和利润怎么样,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养殖成本1、牛犊现在市面上的优质肉牛品种有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等,这些肉牛品...

    2621 养殖手册 利润 成本 养牛 养殖
  • 科学养猪轻松养猪
    科学养猪轻松养猪

    传统养猪可是辛苦活,不说别的,单说清粪就够人忙的。每天都得清,落下一天也不行。所以有人说,养猪是勤劳人干的活,懒人可干不了。不过,万事都有例外,现在有一种懒汉养猪法,再懒的人都能养猪至富。这就是发酵床养猪法,下面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发酵床式猪圈养猪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中枢”性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采集...

    571 养殖手册 科学养猪轻松养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蝇蛆饵料
    蝇蛆饵料

    (一)特点1.生活特点苍蝇生长繁殖速度惊人。据测算,l对苍蝇4个月能繁育2000亿个蛆。2.营养特点鲜蛆含粗蛋白质12.9%,粗脂肪2.61%。干蝇蛆粉含粗蛋白质59.39%,粗脂肪12.61%。3.养殖特点养殖技术简单,周期短,见效快。l立方米网箱养蝇种1.5万只,每天喂奶粉50克,日产蛆5千克仅需10千克麸皮。4....

    2360 养殖手册 蝇蛆饵料 蝇蛆养殖技术 养殖
  • 特种野猪养殖成为畜牧业一大亮点
    特种野猪养殖成为畜牧业一大亮点

    凉城县在进一步扩张养殖规模的同时,全力促使畜牧业向专业化、园区化、特色化的养殖过渡,努力实现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向转变,结构调整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继奶牛、寒羊为主的高效畜牧业之后,野猪养殖成为了该县的又一亮点工程。2005年,凉城县结合环岱海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在岱海镇南营村建成一处野猪养...

    2263 养殖手册 特种野猪养殖成为畜牧业一大亮点 养猪技术 养殖
  • 银狐的饲养管理
    银狐的饲养管理

    一、狐舍建造一般将狐舍建成笼箱式。笼子为运动场,长200~300厘米,用三角铁焊架,用电焊网将四周围起,在笼的一侧留一高40厘米,宽30厘米、另一侧留两个直径15厘米的孔,将食水槽挂在笼外。在与窝室相连的笼底部留一直径35厘米的洞,窝室长100厘米,宽90厘米,用3厘米厚的木板做成,底部可用条木板钉制留2厘米的缝,便于...

    1484 养殖手册 银狐的饲养管理 狐狸养殖技术 养殖
  • 新生仔猪溶血病
    新生仔猪溶血病

    新生仔猪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innewbornpiglets)是由新生仔猪吃初乳而引起红细胞溶解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仔猪以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致死率可达100%。(1)病因仔猪父母血型不合,仔猪继承的是父畜的红细胞抗原,这种抗原在妊娠期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母猪便产生了抗仔猪红细胞的特异...

    906 养殖手册 新生仔猪溶血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苦荬菜对孔雀的作用
    苦荬菜对孔雀的作用

    风干茎叶含粗蛋白质19.7%,粗脂肪6.7%,粗纤维9.6%,无氮浸出物44.1%,粗灰分8.6%,柔嫩多汁,味稍苦。性甘凉,适口性特别好,适宜作为夏季青饲料利用,饲喂方法可整喂或切碎喂均可,也可与其他精饲料拌匀后饲喂,以随割随喂为好,也可制成青贮饲料。(1)整地播种:苦荬菜种子小而轻,因此,土地需要整平耙碎,施足底肥...

    2956 养殖手册 苦荬菜对孔雀的作用 孔雀养殖技术 养殖
  • 小猪腿肿用什么药?头孢配合它效果翻倍
    小猪腿肿用什么药?头孢配合它效果翻倍

    保育仔猪关节肿大是目前猪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目前导致仔猪关节肿大的传染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以下简称副猪)、猪链球菌(以下简称链球)病和猪丹毒,其中又以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链球菌病多见。虽二者都可以导致猪群的关节肿大,但副猪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而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二者的敏感抗生素大不相同,因此如何鉴别诊...

    474 养殖手册 养殖 猪病防治
  • 用营养调控缓解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用营养调控缓解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化养猪规模大,养猪密度增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人们日益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养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采取措施缓解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获得高生产性能而为猪提供过量营养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营养调控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1养猪生产对...

    2708 养殖手册 用营养调控缓解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养猪技术 养殖
  • 母猪死胎用敌百虫催产效果好
    母猪死胎用敌百虫催产效果好

    初产母猪在妊娠过程中会因疾病、营养、应激等原因发生死胎。死胎后往往不能自然分娩或足月不产,拖延过久会降低母猪繁育能力,甚至失去利用价值。一般母猪死胎后,常用乙烯雌酚等药催产,效果不太理想。本人采用兽用敌百虫口服进行催产法,经6年临床应用22例,有20例母猪顺利产下死胎,效果理想。其方法是:按每公斤体重用100毫升兽用精...

    694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技巧
  • 猪场养殖常见问题
    猪场养殖常见问题

    1、猪耳朵边缘水肿,流出水样液体,怎么处理?答:这是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症状,由于猪耳朵局部受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果红肿严重起包、包里有水样或脓样液体,请先把包里的液体用无菌针管抽掉,然后局部或全身注射嗜血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比如长效氟苯尼考注射液、头孢噻呋钠等),即可治愈。  2、怎么鉴别蓝耳病是疫区还是非疫区?答...

    1802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手册
  • 蜜蜂花粉中毒的救护
    蜜蜂花粉中毒的救护

    春暖花开后,蜜蜂若不慎采集了枣花等有毒的植物花粉,就会诱发急性中毒,造成蜜蜂大批死亡,严重影响蜂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中毒症状。蜜蜂采集枣花花蜜后,中毒蜜蜂身体发抖,肢体失去平衡,腹部膨大,失去飞翔能力,在巢门外作跳跃式爬行。中毒较重的病蜂常仰卧在地,四肢抽搐,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腹部勾曲,最后痉挛而死。死蜂双翅张...

    228 养殖手册 蜜蜂花粉中毒的救护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