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鸽常于每年夏末秋初换羽一次,换羽期长达1个月~2个月。品种好的高产鸽换羽期对生产影响不大,但有些鸽品种换羽期普遍停产。这时,应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饲喂量,甚至在换羽高峰时断料,只供饮水,促使鸽群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换羽完毕。到了换羽后期,应逐渐恢复饲料的供应量,保持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促进产鸽尽快开产。此外,要利用换羽期间的空闲,调整和更新产鸽群,淘汰生产性能差、体弱多病及老龄种鸽,选择优良后备种鸽补充到鸽群里。同时,对鸽舍内外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消毒,使产鸽在换羽后有一个清洁的环境生产。
相关文章
-
水貂、狐和貉对蛋白质的需要
一、蛋白质的作用(一)是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原料。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血液等均以蛋白质为基本成分。动物的皮、毛、羽、爪、角等均由角质蛋白构成。蛋白质也是动物体内的酶、激素、抗体、色素及肌肉、乳等的组成成分。(二)是修补体组织的必需物质。毛皮动物体内的蛋白质不断通过新陈代谢更新,经过6~7个月就有50%被新蛋...
1120 养殖手册 水貂 狐和貉对蛋白质的需要 养貉技术 养殖 -
鸡新城疫与H9型亚型禽流感混合感染诊治
我县曲塘镇徐某饲养的2900只62日龄罗曼蛋鸡先后发生以呼吸道症状和全身败血症变化为主的传染病,死亡率超过50%。经临诊观察、实验室抗体检测,初步诊断为鸡新城疫与H9,型禽流感混合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共饲养罗曼商品蛋鸡8900只;其中120日龄和83日龄各3000只,62日龄2900只,2900只...
2783 养殖手册 鸡新城疫与H9型亚型禽流感混合感染诊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养好水貂 需注意五点
一、养好种貂种貂要求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弹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二、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要保证供给种公貂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时增加滋阴壮阳药物―...
461 养殖手册 养好水貂需注意五点 养貂技术 养殖 -
林蛙深度综合加工成果诞生
林蛙的深度综合加工科研成果,近日由吉林农大食品工程学院完成。此项成果的诞生,标志着林蛙资源加工利用,将由餐桌上的直接食用、林蛙的单一利用,向综合、深层次和合理性开发利用发展。该课题是吉林省科委1998年确立的林蛙开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吉林农大食品工程学院中标。经过3年的研究,以长白山区人工孵化、天然放养的雌、雄林蛙...
2074 养殖手册 林蛙深度综合加工成果诞生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养鱼欲获高产量“新”法九则(一)
养鱼欲获得高产量、高收入、高效益,有无高招,有无奥妙?山东汶上及东平县(笔者曾在淡水养殖基地--东平县从事淡水养殖工作七年)十余个靠养鱼踏上富裕之路、敲开成功之门的大户的养鱼经验表明:三十六计"新"为上。一“新”:代替碳铵来养鱼,一举多得“肥力高”--用肥力高养鱼“水产型”肥力高是一种对人畜无毒无害的新型生物复合菌肥,...
581 养殖手册 养鱼欲获高产量新法九则一 养鱼技术 养殖 -
猪场种猪引进的过渡与管理
一、过渡1.新引的种猪必须先放到隔离区,最好是单独的猪舍或猪场范围内比较僻静的猪圈,与工作人员和已有的猪群是隔离的。2.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对这群猪进行的每项工作,如喂料、注射等一定要在接触其它的动物以前进行,否则必须更换衣服。3.动物进场后立即注射(长效)抗生素,48小时后重复一次。4.在所用饲料中添加复合抗生素(治...
537 养殖手册 猪场种猪引进的过渡与管理 养猪技术 养殖 -
我市18个养殖小区获补助资金730万元
中央及省财政扶持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今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下拨补助资金730万元,大力扶持我市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力争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全市畜牧业实现跨越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建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生态文明、持续高效”为特征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出台了《大同市关于创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实施意见...
514 特种养殖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方法 -
龙鱼的品种大全(三)
龙鱼的品种大全(三)2006-8-23来源:网络作者:转载点击:388次【字体:小大】4、青龙(青金龙)Greenawowana【原产地】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一带。【体长】可长至60~80厘米【最适水温】24~28℃青龙鱼体呈银灰色而略带绿色的色调,各鳍在幼鱼时期略带黄色,故很多人误以为有黄尾金龙,结果养大了黄...
2576 养殖手册 龙鱼的品种大全三 养鱼技术 养殖 -
牛传染病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10-14d以上的犊牛。犊牛发病后常呈流行性,而成年牛则为散发。发病不分季节,但夏秋放牧时较多。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可从体内经常排出病原菌。病菌潜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与胆囊内,当外界不良因素、营养缺乏或其他病原感染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则其大量繁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病菌连续通过易感...
977 养殖手册 牛传染病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