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的适应性大,抗逆性强,在养殖生产中很少发生疾病;但如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发生病害。常见的鳖病有:红脖子病病原体是产气单孢杆菌。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行动迟钝,颈部红肿充血,伸长而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斑点,时而浮于水面,时而匍伏于沙地。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腐烂,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而失明,肝脾肿大,不久即死亡。防治方法:①严禁含氨的水流入养鳖池,经常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勿使病鳖混入,当水温下降时,更应注意防病。②用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药拌入饵料投喂,第一天用药量为每公斤鳖0。2克,第二天至第五天减半。③用病鳖的病变组织制成疫苗,混入饵料中投喂或进行腹腔注射。腐皮病由单孢杆菌感染而致,由于鳖在池内残斗受伤感染细菌后,使受伤部位周围皮肤组织坏死引起。病鳖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皮肤腐败,糜烂坏死,形成溃疡。严重时,四肢皮肤烂掉,爪也脱落,骨骼外露,颈部肌肉和骨骼也露出在外,裙边溃烂。防治方法:①发现病鳖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用100ppm的磺胺药物或抗生素浸洗病鳖48小时。②大小分开饲养,以免争食进相互殴斗致伤,被细菌感染而发生。③发现此病,更换入新鲜水,改变水质。白斑病该病又称毛霉病。病原体是藻菌目、霉菌科、毛霉属的一种霉菌。病鳖四肢和裙边等处出现斑点,早期仅出现在裙边部分,后期逐渐扩大,形成一块块白斑,使得表皮坏死,产生部分溃疡。流水池和循环水槽中养殖的鳖,特别容易感染此病。潜入泥土,受过擦伤的皮肤,可能成为感染霉菌的门户。当霉菌寄生到咽喉时,可影响呼吸而死亡,但死亡情况很少。防治方法:此病在流水中有迅速繁殖的趋势;在肥水中,霉菌生长因受其他细菌竞争抑制,发病较轻,所以不要使用抗菌素。要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施肥,使池水保持一定肥度;要小心操作,防止鳖体受伤;发病时,可用磺胺软膏涂擦鳖体患部,能防止此病。出血病该病病原体可能是病毒。病鳖腹甲遍布红斑和出血点,背甲出现溃烂增生物,溃烂出血,咽喉内壁大量出血和坏死;严重时,肠出血和粘膜溃疡明显,肾脏、肝脏也出现血病态。此病传染性很强,常成批死亡。防治方法:发现此病,要立即将病鳖隔离,口服磺胺药物和抗菌素,或用抗菌素涂擦患处,有一定疗效。治疗方法尚在研究中。此外,鳖的敌害尚有蚂蚁、鼠类、蛇类以及某些鸟类。蚂蚁会危害稚鳖和孵卵。鼠、蛇常为害幼鳖甚至成鳖。
相关文章
-
猪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变化与防控
作者:邵国青广泛发生的猪呼吸系统综合症(PRDC)是多种细菌为主的病原混合感染形成的高死亡率疾病。高温季节尤其严重,给养殖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猪肺疫、沙门氏菌等是主要的原发性元凶,蓝耳病、圆环病毒、流感病毒、霉菌毒素作用也不可忽视,细菌性呼吸道病控制重点在环境控制、猪场管理和容易控制的细...
247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业知识 -
夏季肉猪皮肤病的防治
广东的夏天温度高、湿度大,蚊虫容易滋生,很多有机物质容易发酵腐烂,为蚊虫的滋生提供了营养物质。笔者在这里就夏季肉猪皮肤病引起的原因和防治方案和大家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以解决夏季生猪皮肤红点、红斑、红块等皮肤病等问题,提高各养殖场的生产效益。引起皮肤病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蚊虫叮咬皮肤病一般中大猪高发,因为中大猪吃得多,...
295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教学 -
秋季养猪注意两防一喂
如何加强秋季生猪的饲养管理?现就常见注意问题作一些简单介绍,供养殖户参考。防中毒秋季养猪,除加强常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秋季气温适宜,饲料充足,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红薯、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或发酵后喂猪都是很好的饲料,薯类块茎、豆类荚茎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但秋季多雨,如果青饲料采收过...
1113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科普 -
母猪不食的原因及预防
母猪产前、产后不食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且比较常见,主要指母猪在哺乳期间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子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衰竭死亡;甚至因顽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现断奶后乏情,或虽能发情配种,却下一胎产子数低,或...
2308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技巧 -
母猪围产期的科学管理
1产前管理母猪产仔前几天的饲养,主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乳房的发育来决定的。体况和乳房发育较好的母猪,产前3~5天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后期水平的一半或1/3,并停止喂给青绿饲料和发酵饲料,以防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因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对比较瘦弱的母猪则不必减料。如果产前几天乳房膨胀不够,则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催...
977 养殖手册 母猪围产期的科学管理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