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引起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如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传染病、内科病、寄生虫病等都能引起腹泻的发生,本文就引起猪病原性腹泻的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供读者参考。1猪常见病原性腹泻的分类1.1病毒性腹泻1.1.1传染性胃肠炎该病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大猪很少死亡,但哺乳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100%。该病呈地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患病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接着急剧水样腹泻,体温升高,精神萎顿、厌食。粪便初为白色,随后变为黄绿色,常杂有未消化的乳凝块和气泡,pH值检验呈酸性,味腥臭。病猪迅速脱水、消瘦、严重口渴,食欲减退或废绝,一般经2~7天死亡。1.1.2猪流行性腹泻该病是由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冬季,尤其是12月和1月份。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病程4~5周后可自然平息。而保育仔猪的典型症状是呕吐和水样腹泻,食欲大减,精神沉郁,很快消瘦,严重者脱水死亡。1.1.3轮状病毒该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对外界各种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7个月仍有传染性。寒冷、潮湿、不良卫生条件等应激因素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秋、冬季和早春该病较多见,并且多发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有时断奶前后的猪也发生该病。病初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常有呕吐。而后迅速发生腹泻,粪呈水样或糊状,色黄白或暗黑,经3~7天后出现脱水。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仔猪胃内充满乳凝块或乳汁,小肠壁菲薄、半透明,内容物呈液状、灰黄色或灰黑色。有时小肠广泛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2细菌性腹泻1.2.1大肠杆菌病由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按猪日龄可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1.2.1.1仔猪黄痢又名早发性大肠性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剧烈水泻、迅速死亡为特征。一般在生后1~7天感染发病,突然拉稀、排出水样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腥臭,随后拉稀愈加严重。病猪口渴、脱水,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死亡。病变为肠道的急性卡他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1.2.1.2仔猪白痢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的常发病。该病菌常存在于猪的肠道内,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发病。当遇气温突变,母猪奶汁过稀或过浓等不良应激时,仔猪抵抗力下降时而发病。该病高度传染,一窝仔猪中有1头腹泻,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很快感染全群发病。其典型症状是:排白色、糊状、腥臭稀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喜钻草堆,无呕吐,体温一般不高,慢慢消瘦而死亡。病死率的高低与饲养管理及治疗情况有直接的关系。1.2.2梭菌性肠炎又名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病原C型魏氏梭菌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该病多发于1~3日龄的新生仔猪,病程短,死亡率高;而4~7日龄仔猪即使发病,症状也较轻微。病猪排红色黏粪,偶有呕吐。1.2.3猪痢疾该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大小猪均可感染发病,但多发于2~4日龄仔猪。季节性不明显,呈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体温正常,但病初略高,泻出的粪便含有多量黏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1.2.4猪沙门氏菌病又名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危害2~4月龄的猪,无明显季节性,呈地区流行性散发。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一般常用消毒药在短时间内可将其杀死。病猪体温略高,表现急性败血病和剧烈腹泻,粪便恶臭,肛门、尾巴、后腿等处粘污含血液的黏稠粪便;慢性者反复腹泻,粪便呈淡黄色、淡绿色等,恶臭,皮肤可出现红斑。剖检可发现盲肠和结肠有弥漫性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1.3增生性肠炎又名回肠炎或肠腺瘤复合症。病原未定。该病多发生于种猪或100千克左右体重的大猪。临床特征为病程长,拉黑色木焦油样粪便。剖检见大肠呈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回肠至盲肠的黏膜呈腺瘤样增长凸起,并发感染时可挤出脓性黏液。1.4寄生虫性腹泻1.4.1球虫病球虫病多引起1~3周龄小猪发生腹泻,尤其是6~10日龄的小猪更严重。在7~8月份,当天气多雨、潮湿、气温变化大,猪舍潮湿时,极易暴发球虫病。感染猪开始拉黄褐色至灰色的糊状粪便,1~2天后变成水样腹泻,进行性消瘦。若并发或继发感染,病死率会升高。1.4.2蛔虫病3~6月龄易感,除猪蛔虫幼虫随血流到肺等器官内移行,产生蛔虫性肺炎外,成虫寄生于小肠,分泌毒素,病猪呼吸困难,下痢。患猪进行性消瘦,发育和生长迟缓。剖检时可在小肠等部位发现蛔虫,严重时可见卡他性肠炎、出血或溃疡。2病原性腹泻的防治对策防治病原性腹泻的主要对策是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以及圈舍内冬暖夏凉。此外,还要制定出适合本场或本地区的免疫程序,一旦发病,应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2.1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对策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特效方法,所以对于病毒性腹泻更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主要对策如下:2.1.1引种不从疫区或病猪场引种,坚持自繁自养,以免带入病原体。若必须引种时,应隔离观察一个月后,确认健康方可混群。2.1.2免疫接种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最好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弱毒苗在母猪分娩前5~6周和1周各肌注或鼻内接种一次,对3日龄哺乳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率可达95%以上。对于发生过该病的猪场或地区,在秋天到来后,对育肥猪和公猪再肌注一次疫苗即可;对于猪流行性腹泻,可用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苗,对妊娠母猪在产前20~30天接种4毫升,25千克以下的仔猪接种1毫升,25~50千克育成猪接种2毫升,50千克以上的育成猪接种4毫升。接种部位为后海穴,接种后15天产生免疫力。2.1.3治疗因病毒性腹泻无特效疗法,对于病毒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投喂收敛止泻剂鞣酸蛋白、硝酸铋等药物,使用磺胺类药和抗生素等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常用药有痢菌净、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药物均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最好兼用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等。2.2细菌性腹泻的防治对策随着养猪规模不断扩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上不适当的使用抗菌药和含抗菌药的饲料添加剂,导致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菌株已成为影响养猪业的主要问题。为此,防治猪细菌性腹泻应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常用对策如下:2.2.1防止传染源进入猪场定期用消毒剂对猪场消毒,平时严格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猪场,严防带进传染源。引进猪必须隔离观察,给断奶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消除各种应激。2.2.2添加微生态制剂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调整猪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减少腹泻的发生。2.2.3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铜、锌等微量元素实践证明,在饲料中添加250毫克/千克饲料铜和300毫克/千克饲料的氧化锌,不但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还具有抗菌防腹泻的效果。2.2.4治疗发病后,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该猪场的敏感性药物,用药量要足。此外,要注意交替用药,以防耐药菌株的产生。2.3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寄生虫性腹泻主要和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有关,所以常用的对策如下: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圈舍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燥,并且粪便要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球虫卵囊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如作用于体内线虫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等药物。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驱虫,要集中收集用药后一周内排出的粪便,集中进行堆积发酵。对于猪球虫病在7~8月份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进行防治。由于球虫易产生耐药性,添加时一定要足量并且注意轮换用药。猪场内要禁止养猫、狗、鸡等,实行严格的灭鼠措施,切断动物传播途径。
相关文章
-
稻田虾蟹养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暂养问题刚进的幼蟹在新的环境中为适应稻田复合生态环境的需要,会在稻田或沟系中到处乱爬,对刚活稞的秧苗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在田间工程设计时进水口处开挖深1.2米(坡度1:2.5)左右的暂养池,占稻田面积的8~10%,既保证幼蟹对环境的适应,又便于强化培育(特别是当年早繁大眼幼体培育,与幼虾培育)提高上市规...
2874 养殖手册 稻田虾蟹养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养虾技术 养殖 -
鳜鱼苗种斜管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2004年6月5日至15日,河南省南湾水库水产站人工培育的鳜鱼苗(约1.5cm~2.2cm)5万尾陆续大部死亡,损失较大。经显微镜观察,初步确定病鱼体表和鳃均有大量斜管虫寄生,感染率达100%。现将该病的流行情况记述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水面3亩,水深1.2m左右。该批鱼苗5月20日催产孵化,6月5日将...
1165 养殖手册 鳜鱼苗种斜管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猪气喘病的诊疗和综合防制
猪气喘病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它的分布很广,发病率较高,如无继发感染致死率较低。1发病情况2005年12月份,公主岭市某猪场养400头猪,部分圈舍的猪出现以咳、喘为主,但呈间歇性,且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刚开始都没被重视,病程长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呈现腹式呼吸,个别食欲稍减,后期体重逐渐消瘦。...
1562 养殖手册 猪气喘病的诊疗和综合防制 养猪技术 养殖 -
对于养猪人,你们都有每天早上巡栏的习惯吗?
对于我们养猪人,你们都有每天早上巡栏的习惯吗?再此我呼吁还没有坚持的广大的养猪朋友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第一:可以让我们及早的发现猪厂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把问题处理在最萌芽状态,把损失降到最低。第二:养成好的习惯是我们成功路上一大要决。对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还可以养好猪?还寄希望于养猪赚钱养家发达。对于每天的巡栏所要做准备...
721 特种养殖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指南 -
养猪要实行“五改一加”快速育肥法
“五改”即:一改养脂肪型猪为养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二改喂单一饲料为喂经过配制的全价饲料;三改喂熟料为生拌湿料喂;四改喂“长寿猪”为喂适时出栏猪;五改有病找兽医为无病早预防,严格控制猪瘟、猪肺疫、副伤寒等四大传染病,应早打疫苗预防。“一加”是加喂添加剂、生长素,促猪多吃快长,提早出栏。...
425 养殖手册 养猪要实行五改一加快速育肥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仔猪水肿继发付红体病的防治
1、临床症状:仔猪在几天内相继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多数发病仔猪体温在40℃以上,病猪行走不稳;后期反应迟钝、叫声嘶哑、呼吸困难、眼结膜苍白,眼睑、下颌水肿。急性发病者数小时死亡。2、治疗:(1)发病仔猪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瑞特,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2毫升、配合维生素C...
513 养殖手册 仔猪水肿继发付红体病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添加柠檬酸可有效地提高仔猪成活率
降低仔猪胃肠内PH值,减少腹泻发病率柠檬酸可降低日粮的PH值,提高胃肠道的酸度和消化酶活性,促进乳酸菌繁殖,抑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生长。在42日龄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7%和1%的柠檬酸,可使其胃内容物的PH值从4.5分别降至4.2和3.5,并可显著地减少胃结肠和直肠大肠杆菌数量。同时,乳酸菌和酵母菌大量生长,能有效...
853 特种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栏目最新
猜你喜欢
TAG 标签
- 小规模养猪模式及其关键技术
- 鱼塘早春的管理
- 七彩龟选购方法
- 猫咪结膜炎
- 饲养密度和猪群大小
- 前沿猪用多维
- 中西结合治疗生猪特异性皮疹
- 宠物黄粗尾蝎
- 东西伯利亚莱犬
- 猪瘟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简介
- 用大豆叶喂猪的三种方法
- 泥鳅建池塘
- 养殖黄鳝失败的原因
- 狗牌
- 鸡沙门氏菌病的治疗
- 肉牛的饲养管理一
- 母犬不孕症
- 鸵鸟饲养
- 胃炎治疗
- 孕犬的饲喂
- 气味
- 鸡黑头病的防治
- 集约化兔场卫生管理与疫病控制技术
- 地方良种羊保种不宜用统方法开展选育
- 养羊饲料的调制方法
- 养蟹技术
- 大型养鸡场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 猪传染病防治技术
- 泌乳期母猪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 科学使用公猪的技术要点
- 养鳖池温室的设计和建造
- 生态养猪技术方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