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俗称仔猪奶泄,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易发。主要因为天气突变、舍内环境较差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引起仔猪奶泄。发病的仔猪主要表现食俗不振,拉白色奶瓣状粪便。避免此病的发生,可每日给母猪食料中加喂土霉素防治,同时应注意舍内温度平衡。一旦仔猪有病,用磺胺二甲嘧啶片研成粉拌入预先制成的面糊中,将病猪一耳提起、待尖叫时将药面糊填入口中,一日两次,三天可治好;也可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仔猪黄痢一般发生在仔猪出生后10月龄左右,也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因发病时粪便呈黄色粘状物而称仔猪黄痢。初生的仔猪因消化能力较差,受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易发病。因此,做好预防是关键。母猪产前喂土霉素可增强抗病能力,仔猪发病后可用磺胺二甲嘧啶研成粉拌入预先制好的面糊中,将仔猪一耳提起,待仔猪尖叫时将面糊填入其口中。一日两次,疗效甚好。
相关文章
-
代养母貂的方法有几种?应注意什么?
第一,语有下列情况,应实施代养:产仔多、乳汁不足、仔貂发育不均、母貂母性不强、患有自咬症或乳房炎的,均应及时将部分或全部仔貂送其他母貂代养。代养的母貂要选择乳量充足、产仔少、母性好有代养能力,而且两窝仔貂体型相似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第二,代养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把仔貂放在小室门口,让代养母貂自行叼人;二是将仔貂直接混在...
1802 养殖手册 代养母貂的方法有几种应注意什么 养貂技术 养殖 -
提高龟卵受精率的方法
人工养殖龟类,近几年已在不少地方兴起,但养殖者们发现,有些品种的雌龟产卵量不少,但受精率不高,特别是初产年龄的龟卵受精率更低。后经养龟专家发现,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性成熟过程中,两性的发育时间上有差异,一般雌性性腺发育早成熟早,雄性性腺发育迟成熟也晚些。龟类亦然,雌龟性成熟早,雄龟性成熟晚,这是影响先期性成熟雌龟没有性成...
1632 养殖手册 提高龟卵受精率的方法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蛋种鸡(罗曼褐)平养与笼养生产性能的对比
近年来,蛋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作为种鸡饲养中先进的生产要素得到较快推广,成为种鸡场提高单位面积饲养量,节省饲料和提高产蛋后期受精率的有力措施。但由于生产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变化,新的疫情不断发生,种鸡笼养的一些不利因素逐渐显现。种鸡在笼内运动的限制,影响了种鸡正常的生命活动,机体代谢改变,抵抗能力降低,易发病。尤其是人工...
318 养殖手册 蛋种鸡罗曼褐平养与笼养生产性能的对比 养鸡技术 养殖 -
水貂花生油粕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病状:在水貂混有该种毒素时,发现胃肠道卡他性炎症,毛皮动物肥度降低和大批死亡,特别是幼兽更为严重。剖检:在病理剖检中肝脏发生显著变化,肝容积增大,呈泥土色,切面呈法黄,皮质和髓质界限消失。肝组织学检查时,发现小梁构造被破坏,肝细胞呈戒指状。在肾内发现曲细尿管上皮有过多的大滴脂肪和坏死。脾内有经度活化网状组织成分。 治...
2674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
虹鳟颗粒饲料投喂技术
水、种、饵是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饲料的形状、结构和规格对鱼接受或排斥某种食物十分重要。饲料颗粒大小不仅影响适口性,也影响消化率。因此、选择投喂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鱼很大而饲料过小,鱼不容易摄食而下沉池底;相反,鱼很小投喂的饲料颗粒...
2946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肉用种鸡限制饲料的要点
一、限饲前应将体重过轻或体质较弱的鸡挑出或淘汰。二、为避免限饲时发生啄癖现象,在鸡7-10日龄或6周龄时进行断喙。三、肉用种鸡应从4周龄开始限饲。四、限饲的基本依据是体重。对于父母代的肉用种鸡,从4周龄开始,每周要进行随机抽测体重,每次抽测群体的5%或不少于25只。每日限料时在下午称重,隔日限料时在停料日称重。五、喂料...
762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 农业养殖技术 -
肉鸡免疫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养鸡户反映免疫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很大损失。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仅是因超强毒株存在、疫苗质量差,还与他们接种疫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稀释疫苗时加入抗菌药物部分养鸡户在使用病毒性疫苗对鸡进行滴鼻,点眼,注射,接种免疫时,习惯在稀释疫苗的同时加入抗菌药物,认为抗菌药对病毒没有伤害,还能起到抗菌、抗感染的作用。须知,由...
1022 养殖手册 肉鸡免疫中存在的问题 养鸡技术 养殖 -
中国林蛙疾病防治(下)
1、干池和林蛙圈先期消毒。干池圈包括产卵池、孵化池、变态池及饲养圈。主要用氧化剂消毒,按地面总面积计算生石灰(100克/每平方米)使用量,用水浸解,趁热均匀泼洒地面和池壁。漂白粉也可,按12克/每平方米稀释,全圈泼洒。消毒7天后才能放养蛙类。2、带水无动物消毒。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250克或用漂白粉30克,溶解后立即全池...
796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疾病防治下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蛋鸡互啄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一、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0-20周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3、鸡舍环境调控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
1793 养殖手册 蛋鸡互啄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