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鸡种的遗传潜力,提高其产蛋量,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管理中应把握好七个关键环节。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培育后备鸡是否成功,其整齐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体形差异小,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才能同期化,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产蛋高峰也高。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提高其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在育成鸡阶段,按照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需要来管理,尽可能缩小鸡群内的个体差异。首先饲养密度要适中,杜绝因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环境条件恶劣,鸡只的平均料位和水位不足,影响育成鸡的整齐度。其次要按体重适时进行分群,分为大中小三群,对超重的群体进行必要限饲,对体重小的群体则进行合理补饲,以缩小全群体重差异,达到开产体重的整齐化。后备鸡体重达标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骨骼的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好坏密切相关。在管理中使开产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都能同时达标是体成熟的重要标志。不同鸡种都有其标准体重,体重过大过肥时性机能较差。骨骼的发育用胫长来表示。体重达标而胫长未达标,说明其体内脂肪过量,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蛋壳质量。在调整体重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在蛋白质满足的基础上,调整能量,摄入能量高时,增重加快。因此在育成过程中,需不定时抽测体重和胫长,并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力求使其体重和胫长在开产时能同时达标。控制好性成熟日龄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重要措施。一般蛋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能促进性成熟。在生产中应注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同步一致,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特别要注意开产前后利用光照控制性成熟的适时化,何时延长光照时间促进性成熟应根据18周龄或20周龄时抽测体重而定。如果体重达标,应自18周龄或20周龄每周延长1小时,直至增加到16小时时恒定不变。如果20周龄体重仍不达标,则将补充光照时间向后推迟一周,并在此阶段加强营养,促进体重达标。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1.保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生产实践表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2.舍内通风换气良好通风换气可起到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大规模集约化养鸡场,通风换气对鸡产蛋潜力的挖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冬天气候多变,气温较低,母鸡的产蛋率容易忽高忽低,在保温的前提下,要把鸡舍的空气调节好,可在温度较高的上午11时至下午2时进行通风,注意通风口要错开,以防穿堂风。3.合理的光照方案光照能刺激鸡脑垂体分泌生殖激素,促进产蛋。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宜渐长不宜渐短,光照强度也不可减弱,从而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产蛋高峰,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结合人工光照,整个产蛋期应严格执行。4.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注意保持舍内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洗刷水槽料槽和饲喂工具并定期消毒,防止疫病的发生。5.减少应激因素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会使鸡群惊恐,引起应激反应,导致鸡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减少应激因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包括光照、通风、供料、供水、饲粮更换等。产蛋高峰期后的饲养管理1.产蛋高峰期后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行限制饲养,防止母鸡过肥而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确保中后期产蛋持续性良好。具体方法是在产蛋高峰过后3-6周,产蛋率下降4-6%时进行限饲,限饲过程中结合产蛋曲线进行试探性减料,防止因减料造成产蛋率的过快下降。根据体重变化来考虑采食量的增减。采食量的具体确定还须考虑季节等因素的影响。2.及时挑选病弱鸡在饲喂或观察鸡群时,凡发现精神不好、冠白或紫、腿不能站立等情况的鸡应及时挑出淘汰,以防死于笼内。3.防止“早衰”因维持产蛋高峰的时间过长,使机体出现“负平衡”,体重明显减轻,从而造成鸡的早脱毛,尤其在寒冷的季节脱毛更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调整饲料营养水平,防止“早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产蛋后期饲养管理,避免产蛋周期的过早结束。把握好产蛋期的合理用药蛋鸡的疫病要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但各种免疫在开产前已基本完成,蛋鸡进入产蛋期后,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摄入的营养主要用于产蛋和增加体重,这期间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有些人认为,冬天温度低了,病毒、细菌孳生少,对鸡舍的消毒有所忽视,导致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传染性鼻炎、新城疫等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注意消毒。因为天气冷,一定要做好饮水消毒,这样在冬季才会有较稳定的产蛋率。产蛋期加强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尽量不用药,一旦发病要谨慎用药。严格把握好饲粮质量1.忌用霉变饲料和劣质添加剂。2.按鸡种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的配合料,保证营养的充分合理。3.饲粮的调整与过渡要合理。生产中温度变化和阶段饲养等因素影响都需要适时调整饲粮营养成分,如寒冷冬季则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降低蛋白含量。阶段饲养中雏鸡阶段到育成鸡阶段到产蛋期的阶段过渡,需不同营养成分的饲粮逐步过渡。所有饲粮成分的调整都必须逐步进行,切忌骤变。
相关文章
-
沙尘导致猪过敏性肺炎的诊治
一、发病情况2006年5月11日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生大规模沙尘暴,持续时间5个小时,沙尘暴过后,驻地边防部队三个养猪场的245头猪有72头同时发生以伸舌、喘息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为29%。二、临床症状发病的72头猪多属于架子猪,共同表现喘息,呼吸困难,头颈伸展,张口伸舌而不回缩,脉搏增速,体温升高,饮食欲废绝。...
2993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指南 -
养犬需重视产后低钙血症
母犬产后低钙血症亦称产后子痫、产后搐搦或泌乳期惊厥,是母犬分娩后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此病主要以低血钙和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而引起的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同时伴发呼吸增数等症状。此病为阵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分娩后10~20天的小型犬或中型高产母犬。目前国内诊断及治疗此病的技术较为成熟,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基本思路是对症治...
1693 养殖手册 养犬需重视产后低钙血症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东北梅花鹿外貌形态特征
该品种系中型鹿,体态秀美,角姿英俊。体成熟公鹿体高95-105厘米,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35千克左右。母鹿体高80-95厘米,体长75-90厘米,体重75-85千克。夏季被毛棕黄色或红棕色;冬毛褐色或栗棕色。冬夏毛均有白斑,有棕色或黑褐色背线,公鹿颈部冬毛生有鬣毛。臀斑白色并围绕着黑色毛带。公鹿角一般4个杈,无冰...
2512 养殖手册 东北梅花鹿外貌形态特征 养鹿技术 养殖 -
野生齐口裂腹鱼驯化注意事项
齐口裂腹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鱼类,别名雅鱼、细鳞鱼、鲤鱼。随着市场对齐口裂腹鱼需求量的增加,其天然资源量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对齐口裂腹鱼的需要,四川、重庆一些地区已开展流水池塘和网箱养殖。齐口裂腹鱼的养殖近几年发展比较快,而其亲鱼多来自自然水域野生种群。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优质野生鱼类资源,玛柯河川陕哲...
2607 养殖手册 野生齐口裂腹鱼驯化注意事项 养鱼技术 养殖 -
猪繁殖性能障碍的防治对策
1猪繁殖性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分类1.1临床表现特征造成猪繁殖性能障碍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营养缺乏及中毒、环境应激因素等,在临床上主要表现特征为不育、不孕、流产、胎儿畸形、产仔不足、产出弱仔、死胎、木乃伊胎、僵猪等。1.2猪繁殖性能障碍的分类根据先天性遗传因素和后天性环境因素对猪繁殖性能障碍的影响程度和...
1110 养殖手册 猪繁殖性能障碍的防治对策 养猪技术 养殖 -
黄桑鱼如何辨别雌雄?
黄桑鱼,俗称各牙鱼,是本地所产的鱼类,它为广似性的底栖鱼类,其繁殖量和产量是南四湖仅次于鲫鱼的捕获量。黄桑鱼,体呈黄褐色,背、尾各有大硬刺,头大、口宽。生长较为缓慢,50年代其个体最大者达200克以上,接近半市斤。进入80年代以后,因捕获量过多,其体重逐渐变小,一般常见个体,身长15厘米,体重80克左右,而雌性黄桑鱼比...
2750 养殖手册 黄桑鱼如何辨别雌雄 养鱼技术 养殖 -
一例疑似鸭流行性感冒的诊治
2008年1月份,广东省江门市一养殖户的育成期麻蛋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拉黄绿色稀粪,部分鸭甩头等现象,少量鸭死亡。笔者经过临床调查、剖检变化诊断为鸭流行性感冒,立即采取得力措施控制了疫病的进一步发生。一、发病情况2008年1月中旬,江门市一蛋鸭养殖户主诉:养殖2000只育成期的麻蛋鸭,发病时约40日龄。鸭群挤堆,...
2296 养殖手册 一例疑似鸭流行性感冒的诊治 养鸭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