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北方移植淡水小龙虾影响因素

时间 : 08-16 投稿人 : 昕心香印 点击 :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长薄鳅隶属于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体重0.2kg~0.4kg,最大个体体重3.0kg,主要分布在长扛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为了拯救濒危物种,近10余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了长薄鳅开发利用研究工作,进行了种源收集和池塘驯化养殖,尝试了一系列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工作,但大多是在南方自然条件下进行的。2006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鱼病防治中心的科研人员协同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特种养殖研究室课题组的科研人员首次对长薄鳅进行室内人工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一、试验材料1.种鳅种鳅从四川水产鱼类研究所引进,其亲本为长江上游金沙江雄江段的野生鳅。亲鳅必须选择3龄以上、体质健康、无伤病、体表粘液正常的个体,雄鳅个体体重在800g以上且追星明显,雌鳅个体体重在1500g以上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上海、山东等10多个省(市)和地区,基本上为自然性野生资源,资源量逐年增加,这也说明淡水小龙虾较强的生命力和移植成功的较大可能性。另外,从淡水小龙虾移植分布区域来看,北方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移植淡水小龙虾起步较晚,自然水系中虽有野生淡水小龙虾的分布,但资源量小,且因环境条件的逐渐恶化而使淡水小龙虾在北方地区的分布及资源量有限。因此,通过改善淡水小龙虾的移植生存环境,恢复或改良移植水域,则移植后存在着不仅易获得生物学效果且易获得渔业效果的可能性。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影响淡水小龙虾移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和水的化学性质等。淡水小龙虾对水环境要求不严,适应温度为0℃~35℃,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水温低于15℃以下则其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则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进入越冬期而停止摄食,冬季掘洞越冬,故淡水小龙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自然越冬。当水温达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受精卵适宜孵化温度为22℃~28℃,水温在18℃~20℃时的孵化期为30天~40天,水温在25℃时的孵化期只需15天~20天。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23′~53°24′、东经121°13′~135°之间,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5℃~4℃,全省10℃以上持续日数120天~150天左右,3月~9月的气温平均值为18℃左右,日照日寸数为4449小时~4470小时,实照日寸数为2400小时~3000小时,7月的日照时数最长且达460小时~520小时,可以满足淡水小龙虾生存、生长及繁殖的需要。笔者认为,如果充分挖掘北方地区温泉、工厂余热等热源以开展淡水小龙虾的繁殖、养殖,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淡水小龙虾在pH为5.8~8.2、溶解氧含量不低于1.5mg/L的水体中都能生存,淡水小龙虾适宜生长的水体pH范围为7.5~8.2,溶解氧含量为3mg/L以上,水体透明度为30cm~40cm。黑龙江省内湖泊水体的pH变化多在6.8~7.7之间,水体含盐量的变化范围为37.93mg/L~365mg/L,且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较高,能够较好满足淡水小龙虾的生存、繁殖和生长需要。三、生物因素的影响影响淡水小龙虾移植的生物因素主要有基础饵料生物、病原生物、竞争者和敌害生物等。淡水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鲜嫩水草以及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鱼虾尸体、同类尸体等都是其喜食的饵料生物,另外,淡水小龙虾也较喜食人工投喂的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其幼体第一次蜕壳后开始摄食浮游植物、小型枝角类幼体、轮虫等,但淡水小龙虾比较贪食,饵料生物不足时会同类相残,正在蜕壳或刚蜕壳的软壳虾最易被残食。黑龙江省自然水域中植物营养元素总氮平均值0.581mg/L~7.281mg/L,总磷平均值0.021mg/L~1.870mg/L,多数水域属于富营养型或超富营养型,池沼浮游植物量达26.53mg/L~61.94mg/L,湖泊的浮游植物量平均为12.4mg/L,水库的浮游植物量达5.79mg/L~24.95mg/L,江河的浮游植物量最低为3.06mg/L~11.76mg/L不等;池沼的浮游动物量最多,达到23.89mg/L,小型水库次之,约为8.7mg/L,湖泊的浮游动物量平均为5.25mg/L,江河支流的浮游动物量平均为1.68mg/L;底栖动物有173种之多,各河流平均密度为591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8.71g/立方米,湖泊平均密度为1550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约为23.37g/立方米,水库平均密度为1319个/立方米,平均生物量为123.1g/立方米。另外,黑龙江省内湖泊等多为平原型水体(镜泊湖除外),平均深度3m~5m,水生植物资源丰富。因而,从水体中基础饵料生物方面来看,黑龙江省内水域能够满足淡水小龙虾的摄食需求。淡水小龙虾体型粗壮,甲壳厚而呈深红色,体表披一层尖硬的几丁质外壳,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虾的螯比雌虾的更发达而具有很好的抗敌和避敌能力,移植到新水域后与原有其它水生动物在饵料生物、栖息场所、繁殖场所等方面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的能力强,且黑龙江省内水域鱼类区系组成多比较简单,鱼病发生少,因此,淡水小龙虾移植中遇到的阻力较小,移植工作易获成功。四、移植淡水小龙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淡水小龙虾的破坏性。淡水小龙虾有在水面上下打洞穴居的习性,而且洞穴向下倾斜,深度在50cm~80cm左右。同时,淡水小龙虾的大量繁衍可能对湖泊、水库、江河等的堤坝安全造成威胁,有专家曾对洞庭湖地区淡水小龙虾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由于一些逃逸的淡水小龙虾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它已经严重影响到湖区的防洪堤坝设施的安全性。2.淡水小龙虾的入侵性。淡水小龙虾的摄食能力和繁殖能力非常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低,因此,淡水小龙虾易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下来,并且食性十分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同时,它们对同一水域内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水稻等也易造成很大的威胁。3.淡水小龙虾养殖的安全性。虽然淡水小龙虾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6%~20%,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食品,其肌肉纤维细嫩而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可食部分较高,但因淡水小龙虾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力较强,在水域污染的水体中也能够生存,虾肉质量难以保证,故需特别注重淡水小龙虾养殖水体的清洁,应选择水质优良的水域采取无公害养殖方式,以减少农药残留量,并按照淡水小龙虾安全卫生体系和HACCP体系认证、卫生注册与日常监督管理等进行养殖为好。

北方移植淡水小龙虾影响因素 | 动物养殖

上一篇:自制虾米保健药茶 下一篇:孔雀鱼繁殖

相关文章

  • 仙人掌巧治牛羊病
    仙人掌巧治牛羊病

    一、治牛病1、治牛中暑发痧。仙人掌200g(去刺后捣烂),生石膏60g(研细末),韭菜100g捣烂,食盐10g,混合包于菜叶子中投服。2、治奶牛乳房炎。在奶牛乳房炎初期和发热期外敷仙人掌,对减轻乳房肿胀、疼痛、灼热等症状效果较好。方法是把仙人掌去掉刺、皮后,捣烂,加入陈醋拌匀成糊状,摊在纱布上,然后将药糊贴敷在乳晕部位...

    2094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
  • 新生仔猪灌注“糖”液对生长有益
    新生仔猪灌注“糖”液对生长有益

    对于任何出生体重的仔猪,产后母猪护理和初乳的摄取至关重要。出生体重轻的仔猪机体能量储备较少,如果出生后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可能发生低血糖症。研究表明,向体重较轻的仔猪胃中灌注碳水化合物(如右旋糖),可以提高其成活率。而出生体重较大的仔猪不需要额外护理和额外补糖也可以较好地存活。蔗糖等食品糖会引起新生仔猪严重腹泻或死亡,...

    1051 养殖手册 新生仔猪灌注糖液对生长有益 养猪技术 养殖
  • 鸡法氏囊病的中药防治
    鸡法氏囊病的中药防治

    方一:黄芪300g,黄连、生地、大青叶、白头翁、白术各150g,加水煎煮两次,煎液合并,加5%的白糖,供500只鸡一次饮用,一日一次。方二: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各200g,黄芩、黄柏、金银花、甘草各100g,霍香、石膏各80g,水煎供300-500只鸡饮用。方三:生石膏130g,生地、板蓝根各40g,赤芍、丹皮、栀子...

    1611 养殖手册 鸡法氏囊病的中药防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生料喂猪有方法
    生料喂猪有方法

    生喂可分湿喂和干喂两种,湿喂料与水的比例不能超过1∶2.5,否则就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最适宜的比例应该为1∶1。拌好的饲料,以能挤出水滴为宜。干喂是以粉状的形式饲喂,饲后再喂水。干喂的好处是饲料不易变质,配一次可喂几天,节省人工,便于制成配合饲料喂猪。...

    1878 养殖手册 生料喂猪有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尿素喂羊注意什么呢?
    尿素喂羊注意什么呢?

    一、严格控制用量成年羊每只每天可以补充10~15克尿素,用量过多易引起中毒。二、首次谨慎使用第一次饲喂尿素,应按日喂尿素量的1/10喂给,以后逐渐增加,让瘤胃微生物适应10天后,才可以饲喂全量。三、日量分次饲喂每天的用量不能1次喂完,要分2~3次喂给。先将定量的尿素溶入水中,然后喷洒在干料上或拌入精料中喂给。四、喂后控...

    1310 养殖手册 尿素喂羊注意什么呢 养羊技术 养殖
  • 鹿常见病的治疗
    鹿常见病的治疗

    1.难产的治疗:加强对妊娠母鹿的科学饲养管理。并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分娩环境,发生难产,应及时助产。2.瘤胃积食与急性瘤胃鼓胀的治疗:停饲,但饮水不限。可静注氯化钠,急性瘤胃鼓胀,治疗的较好办法是用套针放气。3.结核病的治疗:加强鹿群饲养卫生管理,对患鹿隔离消毒。对新生仔鹿、育成鹿接种卡介苗。对已发生本病的鹿治疗意义不大...

    1630 养殖手册 鹿常见病的治疗 养鹿技术 养殖
  • 肉羊育肥技术要点
    肉羊育肥技术要点

    当年羔羊育肥是我国肉羊业的主体,是提高羊肉产量和养羊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符合农村实际和传统的做法。1.安排最佳的产羔季节实行当年产羔当年育肥的生产制度,使育肥羔羊的出栏时间正好赶在元旦和春节前,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考虑了饲草的供应变化情况。为了使羔羊有较长时间的生长育肥期,理想的产...

    2866 养殖手册 肉羊育肥技术要点 养羊技术 养殖
  • 不同药物对兔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
    不同药物对兔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兔支原体病主要是兔支原体肺炎,此病是以侵害兔呼吸系统为主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又名兔霉形体肺炎。由于兔支原体生物学特性比较特殊,所以进行药物治疗时如何选药十分重要。现简述如下:一、兔支原体病概况据报道,我国兔支原体病较多,但研究较少,往往被其他类似疾病掩盖,所以报道也较少。常见的主要有兔支原体肺炎,此病主要发生于毛...

    1983 特种饲养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人工蝇蛆养殖技术
    人工蝇蛆养殖技术

    苍蝇能传播多种疾病,在培养过程中注意防止笼内菌蝇逃出.成虫室外要设缓冲间,室内应有灭蝇装置,以便诱杀个别飞出的成虫.1.幼虫(蛆)的养殖2.1配制培养基.将鸡粪30%,小麦麸70%或全部鸡粪、猪粪混合后加水配制成含水量在15%左右的培养基.2.2接卵.将配好的培养基盛于蝇蛆培养盘中,厚度约为3厘米-5厘米(夏天则不超过...

    1098 养殖手册 人工蝇蛆养殖技术 蝇蛆养殖技术 养殖
  • 兔常见腹泻性传染病及防治措施
    兔常见腹泻性传染病及防治措施

    家兔腹泻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常见于仔幼兔。在规模化养殖场中,仔幼兔的腹泻性传染病,已成为仔幼兔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一、兔细菌性腹泻1.大肠杆菌病该病是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家兔急性或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5~70日龄的幼兔,病兔以拉稀或便秘为主,有的呈水样腹泻,粪便中常有胶胨样黏液。当饲养...

    2119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教学
  • 鸭鹅病综合预防措施
    鸭鹅病综合预防措施

    鸭鹅常见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使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鸭鹅发病后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损失。一、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鸭鹅疾病发生都有一定的外因,如果鸭体鹅体健壮,抵抗力强,外因就不容易起作用,疾病就会少发生。除了选择优良、健壮的鸭、鹅作种外,平...

    318 养殖手册 鸭鹅病综合预防措施 养鸭技术 养殖
  • 母羊助产技术
    母羊助产技术

    母羊生产时努责微弱、产道开张不好、胎位不正或羔羊过大,应立即实施助产。助产时力度要适宜,方法要正确,同时要注意消毒。助产方法 助产人员应先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用肥皂洗净,再用来苏儿水消毒,涂上润滑剂。如胎儿过大,可用手握住胎儿的两前肢,随着母羊的努责慢慢将其拉出。也可随着母羊的努责,用手向后上方推动母羊腹部,这样反复几...

    956 养殖手册 母羊助产技术 养羊技术 养殖
  • 家畜胎衣可制饲料添加剂
    家畜胎衣可制饲料添加剂

    将新鲜的家畜胎衣用清水洗净,剪成小条块,在阳光下晒干后置于瓦上用微火烘干,再研成粉末,量多时可用粉碎机粉成细面,装袋备用,即成胎衣粉。用法:将胎衣粉拌入饲料中喂家畜即可。如配种前,取20—40克胎衣粉拌入饲料,每周喂2—4次,母猪吃后可促发情,公猪吃后可增强性欲和增加精子数量。经常给怀孕母猪喂胎衣粉,还有助腹中胎儿的发...

    809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大豆皮在饲料中的应用
    大豆皮在饲料中的应用

    1. 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证明,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63%的燕麦,对奶牛4%乳脂率较正奶产量没有影响。在以苜蓿青贮和混合精料为奶牛日粮的试验中研究发现,大豆皮分别替代奶牛精料中27%和48%的玉米,各处理组之间的产奶量没有明显差异。还有人指出,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部分谷物饲料,对产奶量和产奶效益没有明显的...

    1051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业知识
  • 怎样防猪痘
    怎样防猪痘

    本病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在皮肤某些部位的黏膜上出现痘疹。当天气阴雨寒冷,猪圈潮湿污秽和猪营养不良时流行严重,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常发生于4-6周龄的仔猪。发病时病猪体温上升41℃以上,不吃食,发炎眼睑被分泌物粘住,鼻孔流涕或堵塞鼻孔,全身被毛稀少的部分如鼻盘、眼睑、股内侧、下腹等处出现红斑、丘疹,后...

    479 养殖手册 怎样防猪痘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