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夏季谨防猪附红细胞体病

时间 : 05-26 投稿人 : 草莓味百分百甜软奶 点击 :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感染猪、牛、羊及马属动物和猫、兔、鸡、犬等,人类也可感染,但相互间各具有种属性,如猪附红细胞体病就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并且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导致饲养员与兽医很难准确诊断,引起误诊,导致病情难以控制而暴发,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2006年猪高热病对我国养猪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目前,很多养猪场(户)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即高热病)已加强了防控。但是在夏季来临之际,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也不能等闲视之。为此,笔者通过对辖区内部分养猪场(户)进行走访调查,结合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进行简述,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夏季谨防猪附红细胞体病 | 动物养殖学堂

流行特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常呈地方流行性。感染猪引进到易感猪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生长育肥猪死亡率高,有时可达80%~90%。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虫﹑蜱等)、螨虫﹑虱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消毒不严的外科手术器械和注射用针头可造成机械性传播;多发生于吸血昆虫大量繁殖的夏秋季节;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情况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母猪通过胎盘感染垂直传染给仔猪;配种时公母猪互相传播。

病原

习惯上,人们将猪附红细胞体称为血液寄生虫,实际上,该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大小为0.8微米~2.5微米,呈多形性,多数为环形、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或杆状。附红体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也有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姬姆萨染色的血液涂片上,病原体呈淡红或淡紫红色。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如病原体在0.5%的石炭酸溶液中37℃3小时即可被杀灭,5℃可保存15天,冰冻的血液中可存活31天。

临床症状

各种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有些猪场初生仔猪的发病率可达80%;20日龄~60日龄的猪发病率可达50%~60%。但一个猪场总的发病率在15%~20%,病死率达70%。潜伏期约为7天。

仔猪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发抖,聚堆;尿茶色;前期便秘,后期拉稀;呼吸急促甚至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采食量明显下降;胸、耳后、腹部的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部出现紫红色斑块;严重者呼吸困难,咳嗽,步态不稳,大部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大部分患猪于发病后2天~4天死亡,其余耐过的猪只消瘦,饲料报酬降低,生长发育迟缓,可能出现皮肤苍白、黄疸,哺乳猪和保育猪群中僵猪的比例明显升高。

育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病程1天~3天。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42℃。病初精神委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有的病猪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母猪母猪的症状通常在进产房后3天~4天,或产后表现出来。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2℃),厌食,妊娠后期容易发生流产或死胎增多,产后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慢性感染母猪易衰弱、黏膜苍白、黄疸,不发情或延迟发情,屡配不孕等。如发生营养不良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可使症状复杂化,严重时也可以发生死亡。

病理剖检

贫血、黄疸是该病的特征。皮下脂肪黄疸、黏膜苍白,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液;肝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边缘柔软易脆;肾肿大而有积液,膀胱里充满尿液,膀胱壁上有出血点;肠系膜黄疸,肠内有大量凝血块;淋巴结肿大,腹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诊断

根据本病明显的季节性和病猪皮色由红变白、变黄这种规律性变化,再结合其他症状,可以初步怀疑是附红细胞体病。最后通过病理剖检、血液检查作出诊断。附红细胞体感染后的7天~8天,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和溶血性贫血,这时血液内有大量附红细胞体,血液检查很容易查出虫体;而在疾病后期,血液内附红细胞体数量减少,血液检查很难甚至根本查不出附红细胞体。

血液培养无菌取含虫体血液,分别接种于肉汤﹑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鲜血压片镜检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l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由于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有张力作用,使红细胞在视野内上下震动或左右运动,游离在血浆中的虫体能前后、左右、上下作伸展、旋转、翻滚等多方向运动。

血液涂片镜检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似气泡;红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如不能现场检查,则采取抗凝血1ml(加肝素或柠檬酸钠),加10%福尔马林液1ml,混匀,送实验室用丫啶橙染色检查,可见附红细胞体呈浅至深橘黄色。

血清学检查包括IHA试验、补体结合试验(CFT)和ELISA法,但抗体的产生与病原数量的增多(而不是与感染发生的时间)有暂时的相关性。这意味着抗体的产生呈波浪形,即使数次急性发作后,抗体滴度也只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之后便会下降到阈值以下,这表明假阴性是常见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只适用于群体检查。

预防

本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着重灭蚊和驱蚊。另外,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有利于预防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可以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在进行阉割、断尾、剪牙时,注意器械的消毒;在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因为任何疾病都不能单靠药物预防。土霉素,800克/吨饲料,连用14天,可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

治疗

该病在不同地区治疗效果不一,应根据实际病情,选择用药,防止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1.新砷凡钠明(怀孕母猪禁用)按10mg~15mg/kg体重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具有一定效果。

2.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可按0.1g/kg体重口服,连续应用,有一定治疗作用。土霉素针剂每天按15mg~50mg/kg体重分2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

3.血虫净(贝尼尔)粉剂按1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配合长效土霉素(20mg/kg)、血牲素2mg/kg体重,维生素B122mg/kg~5mg/kg体重,疗效更为理想。

4.病情严重者,可用5%葡萄糖,0.9%的氯化钠进行补液,安呐咖强心。

5.体温过高者,使用清热解毒药,为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改善贫血,要配合使用复合VB,VB12,VC等辅助治疗。6.佳乐美铁300克/吨饲料拌料饲喂2周~3周。

防治体会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在实施诸如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程序时,均应更换器械,严格消毒。

2.该病多因断奶、阉割、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诱发,且多发于仔猪,故在有应激因素发生前后,应多服用抗应激多维及抗生素,以防该病发生。诊断该病,要尽早尽快。尤其是该病各阶段猪发病临床表现不一致,并且只是部分猪出现红皮,黄疸和贫血是在疾病后期出现,还有继发其他疾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必须找出原发病。

3.该病病原体主要寄生在红细胞上,使正常的细胞被破坏、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临床上经常与猪瘟、链球菌病、弓形虫病混合感染,以及继发感染肠炎、肺炎等疾病,治疗时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继发病和并发症进行治疗,才可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4.有的猪场确诊该病后,用土霉素肌肉注射,效果不佳。经调查,其原因是猪场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造成猪群一定的抗药性,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时应同时配合贝尼尔、黄色素等药物,效果将更好。

相关文章

  • 成都白鸡
    成都白鸡

    1、产地及分布。成都白鸡育成于四川省农科院。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境内。2、品种特征。成都白鸡体态浑圆,胸宽而深,属兼用型体型。公鸡全身羽毛白色。喙、胫、趾黄色。单冠直立,耳叶红色带粉斑,镰羽发达。母鸡全身羽毛白色,喙、胫、趾黄色。单冠中等大小,稍有“S”形弯曲。主尾羽发达,微向背部翘起。雏鸡全身绒羽乳白色。喙、胫、趾浅黄色...

    2534 养殖手册 成都白鸡 养鸡技术 养殖
  • 合理添加维生素
    合理添加维生素

    在生产实践中,如何使用好维生素是较为令人头疼的事。一般营养性添加剂是根据饲养标准来确定的。饲养标准所列的维生素需要量应是最低需要量,是养殖动物处于中立温度区,健康良好条件下从饲料中获得的量。但在生产中,出于环境条件、饲料加工工艺、饲料储存时间、饲料组成、生产水平及饲养对象健康情况变化较大,所以根据生产经验,其饲料中的添...

    969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知识 农业养殖技术
  • 冬春瘦牛催肥有巧法
    冬春瘦牛催肥有巧法

    冬春农闲季节,到集市上买几头体况较差的瘦牛,经过2个月左右的饲养,可其每头增重90-100千克。选好瘦牛。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低劣、使役繁重,或虽有肢体残疾但不影响催肥效果,或患有寄生虫等原因所致的瘦牛,是高效快速催肥的首选对象。防病驱虫。对刚买来的牛要全面检查,健康者注射口蹄疫、布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后方可入...

    1323 养殖手册 冬春瘦牛催肥有巧法 养牛技术 养殖
  • 7种能量饲料淀粉降解率的研究
    7种能量饲料淀粉降解率的研究

    淀粉作为反刍动物精饲料的主要能量物质,因具有易于被反刍动物消化吸收,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且利用效率较高的特点,故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谷物类饲料一般富含淀粉,Herrera-Saldena.R.E.,Cone.J.W.,Philippeau.C.等国外学者研究过部分谷物饲料淀粉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取得了一些数据;国内...

    423 动物养殖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妙招
  • 高温养兔必须严格防疫
    高温养兔必须严格防疫

    夏季是兔肠道传染病、球虫病、皮肤真菌病等多发季节。另外各种瘟疫在此季节也较易发病,应严格按照程序做好预防工作。球虫病:幼兔度夏难,主要原因是球虫病最易暴发。现在广大养殖户使用最广泛的是兔球净,在幼兔20日龄时皮下注射0.2ml/只,成年兔0.5ml/只,药效可持续70天以上,具有安全可靠、无耐药性、经济、方便、长效等特...

    2959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常用饲料添加剂的快速鉴别
    常用饲料添加剂的快速鉴别

    1、维生素A 外观呈淡褐色或灰黄色颗粒。取样品0.1克,用无水乙醇湿润研磨使其溶解,加氯仿溶液0.5毫升,溶液先显蓝色并立即褪色的才是纯品。2、维生素E维生素E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取样品15毫克,加无水乙醇10毫升使其溶解后,加硝酸2毫升,摇匀后加热15分钟,溶液显橙红色的为纯品。3、亚硒酸钠亚硒酸钠外观呈白色粉末...

    1888 特种养殖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教学
  • 配种前营养策略对母猪妊娠早期的影响
    配种前营养策略对母猪妊娠早期的影响

    减少母猪妊娠早期的胚胎损失是增加产仔数、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妊娠早期胚胎成活与卵母细胞质量成正相关,而卵母细胞质量由卵泡发育所决定。配种前营养影响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质量进而影响随后的胚胎成活。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具有各自的生理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配种前不同的营养策略,包括饲粮的饲喂时间、饲喂量和组成...

    1411 动物饲养 畜牧常识 畜牧文摘
  • 怎样养牛效益高
    怎样养牛效益高

    当前,养奶牛效益如何,取得好效益的关键在哪里?让我们以一头产奶牛为例,算个效益账来看一看。收入部分一是牛奶收入。1头优质奶牛日产25公斤鲜奶,按现在市场价格每公斤1.9元计算,每天收入47.5元。1头奶牛每年产奶期按300天计算,收入就是47.5×300=14250元。二是犊牛收入。按每两年产1公1母计算,公犊牛每头3...

    645 养殖手册 怎样养牛效益高 养牛技术 养殖
  • 注重狗宝宝的保暖
    注重狗宝宝的保暖

    新生的狗宝宝们没有办法自行维持它们的体温,所以需要细心地照顾,避免受冻。通常在冬天出生的狗宝宝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刚出生的狗宝宝会靠着狗妈妈和其它狗宝宝们蜷缩成一团来取暖,偶尔会小声发出像是「喵」的叫声。刚出生的小狗狗因为特别怕冷,常常和其它狗宝宝挤到比较温暖的箱子底部;如果是比较热的环境,小狗狗...

    2803 养殖手册 注重狗宝宝的保暖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如何提高元杂交母猪的产仔率
    如何提高元杂交母猪的产仔率

    1.加强选种选配。在二元杂交母猪中选择后备母猪,应选择背腰平直、后躯宽而发达、四肢结实有力且稍高、身体各部发育匀称、被毛稀疏、肥瘦均匀的母猪。并且腹下有效乳头在6对以上。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用药物治疗无效后,应及时淘汰。超过8胎以上、繁殖力下降的老年母猪也应淘汰。同时要合理安排配种季节。经推测,最好安排...

    970 养殖手册 如何提高元杂交母猪的产仔率 养猪技术 养殖
  • 中鸭的饲养要点
    中鸭的饲养要点

    中鸭饲养: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kg,母番鸭1.5~2kg,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米可养5~8只。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

    1217 养殖手册 中鸭的饲养要点 养鸭技术 养殖
  • 农家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农家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饲料来源日益丰富,过去"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方式已经基本改变。目前,农村养猪正朝着科学饲养的方向发展。1.生喂与熟喂在农村,许多养猪户都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增加喂食量,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效果也不同。粗料类饲料熟喂比生喂好,表...

    1023 养殖手册 农家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养猪技术 养殖
  • 肉鸡的疫苗的应用
    肉鸡的疫苗的应用

    在防疫差的养户鸡场里,所饲养的肉鸡有时刻受到ND强毒攻击的可能。在这种条件下,只接种两次活苗是不够的,如果二免在第三周末则鸡群在40龄后仍可以爆发典型ND。因此至少在接种3次活苗才能使鸡群维持到7周龄出栏而不发生大问题,但散发ND仍然不断出现。如果同时接种油苗和活苗,散发的ND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接种油苗的优越性如下:...

    2127 养殖手册 肉鸡的疫苗的应用 养鸡技术 养殖
  • 提高鹌鹑生长速度的技术措施
    提高鹌鹑生长速度的技术措施

    一、鹌鹑舍的基本要求鹌鹑舍应尽可能接近住宅,以便于饲养管理。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南向或东南向的鹌鹑舍。鹌鹑舍周围的墙以砖墙或风火墙为好。窗户镶玻璃,外罩铁丝网(1.5厘米网眼)。如鹤鹑舍进深在4.5米以下,屋顶可用单坡式;如进深大,则可选取双坡式等。屋顶最好铺瓦,并设吊顶。顶棚高度以2-2.7米为宜。顶棚上设置通风窗,...

    1134 养殖手册 提高鹌鹑生长速度的技术措施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鹅细小病毒感染
    鹅细小病毒感染

    鹅细小病毒感染(Gooseparvovirusinfection),又称小鹅瘟(Goslingplague)。是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鹅的特征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病变的主要特点是肠道严重发炎,小肠粘膜有时大片发生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1956年方定一等在扬州首先发现本病...

    2794 养殖手册 鹅细小病毒感染 养鹅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