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简谈浮游植物

时间 : 12-08 投稿人 : 少女情怀总是梦 点击 :

淡水浮游植物包括蓝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裸藻、和绿藻八个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简谈浮游植物 | 海水养殖技术

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因池水有机质和营养盐类的含量及其他因素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决定水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以致水色较浓甚至出现藻团、浮膜的现象称水华。鱼池中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分为14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2、滕口藻水华3、颤藻或席藻水华4、颤藻或席藻水华5、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6、微囊藻水华7、尖头藻水华8、微型兰球藻水华9、团藻目水华10、绿球藻目水华11、裸藻水华12、囊裸藻水华13、矽藻水华14、金藻水华

通常金藻、矽藻、隐藻、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色而兰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色多变。一般来说红褐、绿褐、墨绿色水较好。兰绿、深绿、灰绿、黄绿、泥黄色等水色为劣水。

出现“水华”,对养鱼来说具有双重性。这种水较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种类也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种水质难以长期维持,经验不足的养鱼户很难掌握其规律。当天气变化时,藻类因水生生物(包括自身耗氧)、有机质大量耗氧而缺氧发生大量死亡时,水质便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影响鱼类摄食,有时引起鱼浮头甚至翻塘死鱼造成经济损失。

池塘中以控制浮游植物量来控制“水华”的出现。可采取投喂优质饲料及其合理的投喂量、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增氧机和及时加注新水或用投放化学物质、生物制剂等方法,使水中的浮游植物量达到适于鱼类生长的最佳水平。(总部市场部 张家金)

文章由通威报提供,转载请注明“农博水产—通威报”

相关文章

  • 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中国农业全搜索网讯 青虾是我国淡水水域中分布广、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经济虾类,以往多为野生,现在许多地区已开展人工养殖。网箱养殖青虾具有养殖周期短、成活率高、收效快、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也是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笔者指导农产利用河道、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发挥其水体的水质清新...

    188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渔业科普
  • 怎样选好斑点叉尾苗种
    怎样选好斑点叉尾苗种

    “要把鱼养好,首先苗要好”。1、到哪里去买好苗?由于斑点叉尾鮰繁殖技术的突破,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均在繁殖、出售苗种。但很多地方对亲鱼种质的选育意识不强,造成近亲繁育,出现苗种退化现象,有的苗种退化率高达12-20%。因此,必须要选择正规的苗种场。目前,鮰鱼繁殖最集中的区域是在湖北——这个最先把鱼引进回来的地方。而湖北省嘉...

    1592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禁忌
  • 大弹涂鱼土池繁育技术
    大弹涂鱼土池繁育技术

    大弹涂鱼是一种暖水广温、广盐性的鱼类。其肉味鲜美、具有滋补强身功效,深受浙、闽、粤、台等省沿海群众和日本人的喜爱,因此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由于大弹涂鱼资源渐趋衰退,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开始了大弹涂鱼养殖。因大弹涂鱼具有食物链短、鱼病少、活鱼耐长途运输、且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养殖成本低和养殖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2266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教学
  • 八月重点防三种鱼病
    八月重点防三种鱼病

    进入炎热的八月,鱼类泛池(浮头、翻塘)、河蟹黑鳃病、甲鱼腐皮穿孔病在我省有些地方严重发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高工王秀岩建议我省水产养殖户要积极进行防治。鱼类泛池(浮头、翻塘)夏季水温高,投饵量大,水中有机物多,耗氧量增加,鱼类往往因缺氧而浮头泛池,特别是炎热的夜晚或遇雷阵雨天气更容易发生。当预测到可能发生浮头或已经发生...

    1672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 兽用抗寄生虫新药:多拉菌素
    兽用抗寄生虫新药:多拉菌素

    多拉菌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与其它市售的伊维菌素类产品比较,其抗寄生虫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而且预防寄生虫再感染的有效时间更长,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新药。氟多拉菌素(Doramectin)由阿维链霉菌基因工程变异株加入环已烷基羧酸后生物合成获得,在C25位上具有环已烷基。多拉菌素为...

    740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技巧
  • 池塘防除害藻技术
    池塘防除害藻技术

    池塘养鱼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中毒死亡,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因此,养殖过程中防除害藻是很关键的,现将其技术作一简述。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多在天气转暖后,于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

    1539 水产养殖 渔业养殖常识 养殖指南
  • 鲫鱼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学习
    鲫鱼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学习

    1正确分辨鱼种优劣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主要鲫鱼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优劣,避免上当受骗。2设计好鱼种放养密度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0.80万--1.20万尾,可以达到养成规格50--60克的目的。进行鲫鱼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克...

    2657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文
  • 秋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秋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秋季气温、水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温的波动亦较大,这个季节各种致病因素很活跃、鱼发病的又一个高峰来临。秋季鱼易患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单孢子虫病、粘孢子虫、微孢子虫病、单极虫病、绦虫病、水霉病、鳃霉病、锚头鳋病、鲺病等。培育鱼种还要注意预防白头白嘴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车轮虫病、指坏虫病、三代虫病、白内瘴病、钩介...

    1176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本人根据往年的养殖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供大家参考。一、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毫克/升,pH7.5~8。面积为2~5亩,水深1.2~1.8米;池底平坦,坡度1∶(2~2.5);每个池...

    1335 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知识
  • 一龄鱼种池混养青虾生产技术
    一龄鱼种池混养青虾生产技术

    一龄鱼种池混养青虾,在不增加饵料投入(不投虾饲料)的情况下,只要管理得当,每亩产可增青虾15—20kg,利润300—400元。面积以3—5亩为宜,地深2.0—2.5m(有效蓄水1,5—2.0m),池底平坦(便于拉网),底质积淤厚不过25cm,近水源。先用生石灰...

    2386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 中西药混合治疗草鱼肠炎病
    中西药混合治疗草鱼肠炎病

    中药用黄连100克,黄柏200克,金银花120克,山楂90克,石菖蒲60克,鸡内金40克,甘草15克,共研成细末。西药用四环素40克,呋喃唑酮(痢特灵)10片,维生素c20片,将3种西药混合研成粉末,再将中药和西药混合拌匀待用。将10公斤青草淋湿,切成1.6厘米长,用木棒或竹竿将青草挡在鱼塘一角,再将上述中西药混合粉末...

    2852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
  • 小龙虾越冬管理
    小龙虾越冬管理

    摘要【冬季加强冬季小龙虾越冬管理,能提高越冬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江苏海洋与渔业局资讯:冬季小龙虾进入洞穴越冬,生长缓慢.加强冬季小龙虾越冬管理,能提高越冬成活率和养殖效益。越冬池选择面积3亩~5亩,坡比1∶2.5~1∶3。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水深1.5米以上。放虾前排干池水,亩用生石灰75千克彻底消毒。放虾前7...

    2282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教学 渔业养殖知识
  • 龙虾养殖误区概述
    龙虾养殖误区概述

    随着“龙虾热”的不断升温,近年来“龙虾养殖热”也逐年升温,然而多数从业人员因不能正确掌握养殖技术和受到“龙虾好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忽略养殖过程中对水质、养殖环境、投饵、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正确管理,导致多数养殖失败。同时,“养殖热”也给那些心态不良、投机者大肆骗取钱财的机会,去年的“龙王811”就是近年来最典型的案例。为...

    2223 水产养殖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 鲍鱼育苗技术要点
    鲍鱼育苗技术要点

    鲍鱼育苗,饵料尤为重要,须提前准备,在幼虫采集前需将采集器预先附上底栖硅藻或置于扁薄培养池内浸泡数天,然后将这些带有附着性硅藻和单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虫培养池中采集幼虫。  鲍鱼育苗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藻类培养,除在幼虫培养池内加入适量的营养剂外,同时加强光照,以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速度,使底栖硅藻的繁殖数量与幼虫或稚鲍的摄食...

    2898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相关文 渔业科普
  • 罗非鱼指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罗非鱼指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病原:指环虫属,隶属指环虫科。这种虫的种类很多,估计在500种以上。2.症状:指环虫寄生于鳃瓣,钩住鳃丝,破坏鳃组织,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碍鱼的呼吸。受严重感染的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暗灰,体色变黑,病鱼缓慢地离群独游,不摄食,逐渐瘦弱死亡。当每片鳃上发现有50个以上的虫体,或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1138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