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小鸡肾肿的症状?鸡肾肿用什么药?

时间 : 04-17 投稿人 : 小乖兽 点击 :

小鸡肾肿的症状?肾脏肿大(肾肿)是肉鸡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发生肾肿的肉鸡多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不愿活动;营养不良,贫血,生长缓慢;拉白色稀粪;严重的呈花斑肾。鸡肾肿用什么药?

小鸡肾肿的症状?鸡肾肿用什么药? | 兽医知识大全

小鸡肾肿的致病因素

在临床上,导致鸡肾肿并非感染了某些传染病所致,诸如肾传支、法氏囊、流感等,实际上呢营养过剩或者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也能导致鸡轻微肾肿的,详情如下:

①、饮水不足引起肾肿。

解读:由于管理上的疏忽,导致鸡饮水不足造成机体脱水,尿量也减少,进而引发机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鸡轻微肾肿。

②、高蛋白饲料所致。

解读:高蛋白饲料,诸如豆粕、鱼粉、肉骨粉、以及动物内脏等含有核蛋白和嘌呤碱过多。那么核蛋白水解时会产生蛋白质及核酸,而核酸进一步分解后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那么如果饲料当中的核蛋白及含嘌呤碱类饲料过多,导致核酸分解产生的尿酸超出机体的排出能力,就会导致肾肿。

③、VA缺乏所致。

解读:由于VA具有的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倘若日粮中VA缺乏,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完整性受到了破坏,引发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障碍,而导致尿酸盐沉积,引起鸡轻微肾肿。

④、过量添加维生素D所致。

解读:由于VD以及鱼肝油长期且过量使用时,可引起肾小管不良性钙化而引发鸡一般性肾肿。

⑤、高钙饲料所致。

解读:如果饲料当中的石粉用量过大,超出鸡自身排泄能力,就会导致大量的钙盐沉积在肾脏,而引起肾肿。

⑥、饲料钙磷比例不当所致。

解读:饲料中钙过多,或磷过多,就会导致肾脏的排出增多,那么过多的钙或磷与尿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尿酸盐,终导致因尿酸盐沉积过多,而引发鸡轻微肾肿。

鸡肾肿症状

发生肾肿的肉鸡多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贫血,生长缓慢,排白色稀粪,严重的呈花斑肾。慢性的顽固性腹泻,因排白色稀便而发育不良或生长缓慢,病鸡常因肾功能衰竭而急性死亡。

肉鸡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后病程长,呼吸道症状消失后,较长时期内表现为肾功能障碍,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较高。未死亡的鸡只生长发育不良,生产力严重下降,常继发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引起的肾肿,其病程短,发展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外部症状并不,病重鸡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不振,拉白色稀便,鸡一旦出现全身症状,很快即会死亡。

剖检,病初可见到一侧或两侧肾肿胀、颜色变浅。随着病情的持续,鸡肾病症状加剧,可见肾出血,个别病鸡肾包膜出现血凝块(如白细胞原虫病),后期可见肾脏内尿酸盐沉积,似花斑状。

长时间的尿酸盐沉积,使肾脏受到机械挤压,可造成肾脏部分萎缩,特别是肾前叶,部分代偿性肥大。患鸡两侧输尿管肿胀,充满白色尿酸盐,时间较长时,尿酸盐变硬,形成尿结石,并将输尿管一侧或两侧完全堵塞,触摸坚硬。

除在肾、输尿管形成尿酸盐外,心外膜、肠系膜、气囊和肝表面有一层白垩样尿酸沉积,形成内脏型痛风;个别的关节面、滑膜腔等有白色的细粉样的尿酸盐沉积,患鸡关节肿大,腿拐,即出现关节型痛风。

鸡肾肿用什么药?

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在对因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对症治疗。

①促进尿酸盐排出 治疗肾病的药物较多,其对肾肿、调节电解质平衡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些药物是一些无机盐和利尿药物复方制剂,其机制是通过无机盐碱化液,利用酸碱中和理论,使尿酸形成尿酸盐,其溶解度,并通过利尿作用,加速其排出。

尿酸在肾内,本身是以钙-钠-尿酸盐的形式排出的。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中,不仅溶解度不升高,反而,只有使尿液酸化,才能使钙-钠-尿酸盐溶解度升高。这正是传统治疗肾病药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日粮中的硫酸铵、氯化铵、DL-蛋氨酸、2-羟-4-甲基丁酸都能使尿液酸化,减轻尿酸盐诱发的肾损伤。

日粮中添加氯化铵量不超过每吨10千克,硫酸铵不超过每吨5千克,DL-蛋氨酸不超过每吨6千克,2-羟-4甲基丁酸不超过每吨6千克。使用氯化铵时鸡会因拉稀而使垫料潮湿。用药后,应逐渐减少用量。

②抗病毒、消炎、驱虫、防继发感染。本病的发生常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因此在促进尿酸盐排出的同时,联用一些抗病毒、消炎、驱虫及防继发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用药时,一定选用对肾破坏小的药物,同时要掌握好用药剂量,不能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抗菌药物可选毒性低的喹诺酮类,抗病毒药可以选用黄芪多糖等中草药制剂。驱虫药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要选择副作用小、毒性低的药物。

③保护肾功能。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鱼肝油),以维持肾小管上皮的完整性,保护肾的滤过作用。另外,还可适当增加钾离子含量,以协调离子的平衡。

④抑制尿酸形成。单纯由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的痛风病例可使用丙磺舒、秋水仙素等药物,抑制尿酸形成,并促进其排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