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锦鲤的繁殖和选优技术

时间 : 08-14 投稿人 : 第四重梦境 点击 :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

锦鲤的繁殖和选优技术 | 海水养殖技术

1 亲鱼选择

1.1 锦鲤的雌雄鉴别

锦鲤在繁殖季节易于鉴别,在非繁殖季节,只要有经验的人才能从其形态、游姿等方面鉴别雌雄,见表1。

表1 锦鲤的雌雄鉴别

-----------------------------------------------------------------

部位 雌鱼 雄鱼

-----------------------------------------------------------------

体形 身体粗短而丰满,头部稍窄而长, 身体瘦长,头部宽短,

腹部膨大,繁殖期尤为明显。 额部稍突起。

-----------------------------------------------------------------

胸鳍 胸鳍末端圆形,繁殖期雌鱼体上 胸鳍末端窄而尖,繁殖期胸鳍

无“追星”。 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有乳白色

突起,即“追星”,用手摸有粗

糙感。

-----------------------------------------------------------------

生殖孔 平而扁,微外突,繁殖后期用 小而下凹,繁殖后期用手轻压

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 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

游姿 游动较慢,反应迟钝。 游动活泼,繁殖期尤为明显,

常主动追逐雌鱼。

-----------------------------------------------------------------

1.2 亲鱼的选择时间及条件

在华北地区,上一年留作亲鱼的锦鲤在室内越冬后,于当年3月下旬(南方多在2月底3月初)移到室外鱼池中饲养,此时即应做好亲鱼的精选工作,以便获得优良的后代。

为了能培育出优质锦鲤,作为繁殖用的亲鱼,先要体质健壮,肢体完整无残缺、色彩浓厚、鲜明、有光泽,如白底要雪白,上面不能有污点,黑斑的黑质要漆黑浓厚集中,不要分散或浓淡不均匀;斑纹清晰且要左右平衡,体形要协调,体高体长的比例为1:2.6——3.0较佳,游姿美丽,品种特征明显且清晰等。其次,最好能根据同一品种不同水系或不同品种间交配选育优质与新品种的原则,选择适宜的锦鲤亲鱼种系。

1.3 亲鱼年龄与雌雄比例

在我国,锦鲤性腺成熟的年龄为1——2龄,初次性腺成熟,其生殖机能不够旺盛,怀卵量及产卵量均不大,孵出的仔鱼先天发育不良的情况较多,若长期采用这一年龄组的亲鱼,其繁殖后代还有性状退化现象。因此作为亲鱼最好选择雌鱼3——7龄,雄鱼3——5龄,此年龄组的亲鱼生殖机能旺盛,生殖腺饱满,卵子个体大,精子活动力强,孵出的仔鱼体质也较好。

为提高卵的受精率,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精液量,因此用于繁殖的雌雄搭配比例为1:2或2:3,若雄鱼数量不够,也可1:1,但必须注意两者的体质、大小及年龄要相当。

2 产卵前的准备

2.1 产卵池与孵化池

产卵池可兼作孵化池,为管理方便,孵化池宜小不宜大,养鱼盆、缸、池均可;而产卵地一般均采用小型水泥池或室内简易池。一般水泥池规格为4米X4米X0.8米或3米X4米X0.8米,水深0.4——0.5米;室内简易池修建方法为:用4块规格为2米X0.6米木板或加厚三合板制成一个框架,放置在光滑的水泥地面上,内铺双层或三层厚塑料布或单层塑胶帆布即成,水深0.3米左右。

产卵池准备好后,要彻底洗刷和消毒,若是新建水泥池,使用前用干净的水浸泡20天以上,防止pH值过高,最后用清水洗净备用。繁殖用水以pH值7.0——7.5、低硬度的水质为好,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2.2 鱼巢

锦鲤卵属粘性卵,因此产卵前要在产卵池内加入鱼巢,使受精卵粘附其上。制作鱼巢的材料有水草(金鱼藻、聚草、狐尾藻等)、棕榈皮、柔软无毒的化学纤维等,制作方法:若用水草则必须在使用前3——5天捞回来,除去枯枝烂叶,清洗干净,用1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0——50分钟或用20克/升食盐水浸泡20——4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其截成30厘米长的小段,取数十根为一束,并用绳在一端扎好,撒开成放射形环状鱼巢,下面系上一块小石子,悬坠于水中。如用棕榈皮,须将其用水浸泡并反复蒸煮,直至没有黄色汁水为止,再经消毒后扎成束。如用化学纤维,洗净后即可制作,方法同水草。

3 产卵与孵化

3.1 亲自培育

将选择好的雌雄亲鱼一般分池饲养。培育时,每天投喂1——2次优质饵料,饵料多用红虫、水蚯蚓、摇蚊幼虫等,以确保亲鱼营养;每天及时清除残饵及池底污物,保持水质清洁。一般经1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亲鱼可达到性腺丰满成熟。

3.2 产卵

3.2.1 自然产卵 在我国不同地区,锦鲤繁殖季节也有差别。华北地区,4月下旬至6月初是锦鲤繁殖季节,华南地区则提前到3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恒定在16℃以上时,将分地培育的亲鱼按雌雄为2:3或1:2的比例,在临产前2——3天放入有绿水环境的产卵池,每个水泥池放亲鱼3——4组,室内简易池放1——2组。亲鱼入池后,当发现雄鱼开始追逐雌鱼,并时有缓慢伴游在雌鱼旁边时应投放鱼巢,鱼巢悬挂于产卵池的两对边和中央的水层1/2处,上面用绳系一浮子,使鱼巢不沉底。当发现雌鱼主动接受雄鱼刺激,表明即将产卵。当雄鱼激烈追逐雌鱼,雌鱼便游到鱼巢上部用尾鳍击水成波产卵,与此同时雄鱼也排出乳白色精液,在水中与卵子受精,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即附着在鱼巢上。一般产卵活动多集中在清晨4时至10时,亲鱼产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1尾体长30——40厘米的亲鱼,可产卵20万——40万粒。

3.2.2 人工授精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的雌雄亲鱼个体大小相差悬殊,不能顺利进行自然授精时,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这样能提高和保持锦鲤品种质量,有目的地杂交培育出优质新品种。

在繁殖季节,将临产的雌雄亲鱼同放一池,投放适量鱼巢,添加部分新水,然后注意观察。当发现雄鱼激烈追逐雌鱼,表明即将产卵、排精,此时将雌雄亲鱼用盆连水带鱼舀起,分别放入白色搪瓷盘中轻压雌、雄亲鱼腹部,若从生殖孔中分别流出成熟卵粒或乳白色精液,说明已经成熟。

雌雄亲鱼准备好后,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先取雌鱼,一人用左手轻握其尾柄,使其不能左右摆动,用右手轻握鱼头,另一个人用右手拇指由胸鳍处卵巢前端轻压雌鱼腹部,即有卵粒由生殖孔流入事先消毒洗净的白色搪瓷盆中,连续挤压数次,直至基本排空。然后用同样方法处理雄鱼,将精液迅速挤入盛卵盆中,加一定等温新水,再用干净的羽毛轻轻地把精、卵拌匀,充分混合迅速授精。整个操作过程力求迅速,在2——3分钟内完成。若在室外操作应避免阳光直射。授精后5——10分钟,虹吸出上部的水,然后用等温清水冲洗受精卵1——2次,再徐徐地将卵均匀地倒入孵化容器中的鱼巢上,让其孵化。

3.3 产后亲鱼培育

亲鱼产卵结束后,应及时将亲鱼雌雄分别移入与原池水温基本相同的饲养池中精心饲养,尤其是珍贵品种。产后亲鱼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分离雌雄鱼、更换饲养容器及以后清污、换水时,要用盆连水带鱼一起取出,确保体质虚弱的鱼体不再受机械损伤,若已受伤应在伤口处涂抹消炎药物并在池中投放2——3克/立方米的呋喃西林或0.2克/升的食盐消毒。二是饲养前后的水质相同,水温差不超过2℃,最好将产后亲鱼放回原池中静养。静养时,池水要清新,经常加注新水,根据情况及时排污。三是根据亲鱼食欲情况及时投喂适口和优质的饵料。一般亲鱼产卵后体质虚弱、食欲差,应减少投饵。产卵当天停食或少食,以后给食量为平常日投饵量的1/2——1/3,且要喂优质活红虫、螺类等饵料,以助其体力迅速恢复,待其体质基本恢复正常后,方可按正常饲养技术来管理。

3.4 孵化

将孵化容器消毒、洗净,注入孵化用水。孵化用水最好用无污染无敌害的江河水、井水、自来水等,其中以存放2天以上的自来水最好。待水温与产卵水温相近时放入消过毒的鱼巢。一般水深25——30厘米,每平方米放鱼巢6——8个;若孵出的仔鱼至幼鱼前的一阶段要在该容器内培育,放鱼巢密度要降低至3——5个。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关系密切,在水温18℃时需要5——7天,在水温22℃时需3——4天,水温25℃时,需2——3天。据笔者实践,水温控制在最佳范围18——24℃内,孵化时间控制在3——4天,畸形率低于5%,孵化率高达90%以上,孵出的仔鱼体质最佳,且优质鱼数量最多。

孵化时首先要注意及时清除鱼巢上乳白色的未受精卵,以防污染水质。其次,注意水温的急剧变化,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定时换水,保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可用增氧泵增氧。

4 苗种培育和选育

4.1 鱼苗培育

受精卵经过3——7天孵出仔鱼,其不吃、不动,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为营养,在孵出3天左右卵黄消失,仔鱼开始自由游动并开口摄取外界食物,这时开始投喂较小的轮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单细胞藻类等活饵料。若缺乏活饵,要喂煮熟的鸡蛋黄。投喂方法是:用两层纱布将蛋黄包好、捻碎,然后将此纱布包在鱼巢和池边水面上轻轻拍动,使蛋黄颗粒通过纱布孔隙呈云雾状均匀悬浮在水中供仔鱼摄食。一般每天喂1次,投饵量以投饵后1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为保持清新水质,投蛋黄时应及时清污。7——10天后仔鱼长到1厘米以上时,取出鱼巢,改喂小鱼虫、大轮虫等,鱼苗池内应不断保持有鲜活的饵料。鱼苗长至2——3厘米时,每5——7天清污换水1次,加水时应沿容器壁徐徐添加,以免损伤幼鱼,饵料可投水蚯蚓、黄粉幼虫及适口的配合颗粒饵料。

4.2 苗种选育

鱼苗的培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苗种择优一般在仔鱼孵出后的3个月内进行3——4次。

第1次挑选 在仔鱼孵出后的20——30天内进行,鱼苗体长达到3厘米左右。主要是选留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脊柱笔直,各鳍无畸形或缺陷,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对其它个体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品种不同,其生长速度和形成斑纹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品种特征显现时间也有早晚。例如:昭和三色锦鲤在孵化后15天左右开始显现,黄金类锦鲤则在孵化后50天左右显现。

第2次挑选 在第1次挑选后20天左右开始,选择标准为各鳍形状是否优美,尤其胸鳍,头形是否对称,眼、吻、触须是否变形,色彩是否鲜艳浓厚,图案斑纹是否清晰,品种特征是否明显等。

第3次挑选 与第2次挑选间隔20天左右。选择标准:鱼鳍大小比例要适宜,色彩鲜明,白底要雪白,不能有污点,红斑要求边缘清晰,黑斑要浓淡均匀,斑纹左右平衡,若在吻部及尾柄部有白色部分要清晰,品种特征明显等。

第4次挑选与第3次基本相同。

经过上述3——4次挑选,一般每尾鱼所繁殖的后代中,最终符合要求的仅为1000——3000尾或更少。

相关文章

  • 池塘主养鳜鱼技术
    池塘主养鳜鱼技术

    笔者于1990年起开始着手于鳜鱼繁育及成鱼养殖的研究,取得一项项可喜的成绩,总结出一套套完整养殖模式,现将鄂东南地区已普及、推广的一套池塘主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要求池底淤泥少,水深在2.0米左右,排灌方便,面积最好在15亩左右,面积过小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面积过大不宜于培育夏花,有投资能力的可用15亩左右的池...

    241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教学
  • 虹鳟鱼三代虫病的防治
    虹鳟鱼三代虫病的防治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鳃部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黑色。虫体寄生的主要部位是体表,鱼常激烈跳跃或侧身摩擦。防治方法:每立方米用1-2克的孔雀石绿洗浴30-60分钟,或每立方米用20克高锰酸钾洗涤20-30分钟、2%食盐水浸洗2分钟。...

    2505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指南
  • 水产养殖贴士:春季强化培育亲鱼的关键措施
    水产养殖贴士:春季强化培育亲鱼的关键措施

    1.选好渔池。应选择环境安静、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催产池,池底要求平坦,不渗漏,面积以1.5~2亩,水深2米左右的池塘为亲鱼培育池。2.适当放养。以亲鱼体重计算,一般每亩放养100~150千克。草鱼的放养量可略大些,花、白鲢鱼的放养量应少些。3.适度施肥。春季是鱼类性腺发育阶段,摄食量增大。鲢、鳙亲鱼池、主要加强施肥,...

    632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常识 养殖禁忌
  • 黄河口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
    黄河口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在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在众多海产中,其肉鲜味美,堪称"海鲜一绝"。梭子蟹营养丰富,是渤海中经济量高、产量最大的经济蟹类,是沿海重要的增养殖对象。特别是黄河入海口的梭子蟹,更被人们誉为佳品,远销海内外。一、梭子蟹养殖场选择及池塘建造梭子蟹养殖以土池为佳,养殖场应选在沿海泥质或砂质潮间带以上的荒滩、盐碱地,...

    1191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养殖指南
  • 罗非鱼苗春繁技术
    罗非鱼苗春繁技术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自然产卵。为抢季节,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以提高养殖产量,必须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提早春繁,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产卵孵苗。具体措施如下。1.亲鱼选择与培育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在3月中旬放入产卵池内加强培育,产卵池可选用越冬池。一般每平方米产卵池放养6尾亲鱼,雌雄...

    2276 渔业养殖科普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学
  • 银中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银中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银中杨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但在苗期及幼林阶段易受金刚钻、白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的危害。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把好苗木检疫关,严禁有病虫害的苗木调入、调出及用之造林。受害的苗木要进行烧毁处理,防止蔓延。2.要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抵御病虫害的侵入。3.化学防治:金刚钻主要在幼苗期危害生长点,使苗木形成丛枝,影响生...

    2185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技术 渔业科普
  • 大口鲶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大口鲶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2)症状病鱼头顶部明显充血,出血、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眼球突出,眼眶出血发红,鳍及鳍基出血,鳍条末端腐烂,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其末端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肌肉局部或斑块状出血;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发红;胃、肠内食物减少,部分病鱼肝、肾点状出血,胆囊肿大变色。该病一般...

    1212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前景
  • 佛罗里达鳖温室控温养殖技术
    佛罗里达鳖温室控温养殖技术

    佛罗里达鳖隶属鳖科、鳖亚科、软鳖属,俗称珍珠鳖,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其次是亚拉巴马、佐治亚、南卡莱罗亚州,生活于沙底或泥底的河、湖、水塘、水渠等淡水水域,也生活在富含植物叶子的泉水里,在自然环境下常被发现漂浮于水面或在沙滩晒太阳,在水下它一般埋在沙泥里休息,头部露在外面。佛罗里达鳖背甲橄榄绿色或灰褐色,有珍珠似...

    1765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养殖指南
  • 观赏鱼饲料营养元素详解
    观赏鱼饲料营养元素详解

    观赏鱼因拥有斑烂多彩的体表以及可爱的泳姿,深深的吸引着人们的眼光而被喜爱。诸如锦鲤、七彩神仙、短鲷、孔雀鱼、灯科鱼、金鱼、血鹦鹉、菠萝等不下于千百种。观赏鱼与食用鱼有着不同的饲养目的,食用鱼着重在成长速度与饲料效率;而观赏鱼着重于健康与艳丽,在玲珑小巧的水族箱当然艳丽可爱、婆娑多姿是观赏的焦点,而饲养于造景池的锦鲤也是...

    1541 渔业相关资料 渔业常识 养殖指南
  •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原因及预防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原因及预防

    在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的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越冬期最后的一到两个月),甲鱼体内的能量物质大量消耗,抵抗力、应激能力均下降,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大多是雌鳖和体重200克以下稚鳖...

    1703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手册
  • 鲤鱼鱼种池套养技术
    鲤鱼鱼种池套养技术

    中国农业全搜索网讯 家鱼夏花鱼种池内套养适量的鲤鱼夏花鱼种,要求家鱼鱼种年底前达10-15厘米,鲤鱼达到商品鱼规格。实行鱼种池套养,家鱼鱼种的放养密度、规格和饲养管理均按常规进行。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家鱼鱼种生产和不增加投饲管理开支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鲤鱼清扫食场的作用,利用池底的残饵和底栖生物增加一部分成鱼产量和收益。1...

    1218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指南
  • 龙虾花的栽培
    龙虾花的栽培

    龙虾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它是湖南凤仙、滇南凤仙、黄金凤等十余种凤仙花的总称,因为形似虾而得名。龙虾花一般生于海拔500米至1200米的山林灌木林下及水沟旁,因而分布较广,湖南的湘桂山脉及武陵源地区多有生长。龙虾花花色艳丽,分别有粉红、淡黄、白色等。龙虾花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夏秋不断,又具耐荫和花期长等特点...

    2662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文摘 养殖禁忌
  • 鱤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鱤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鱤鱼(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属鲤科,雅罗鱼亚科,又称横鲇、横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该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一向被视为高档淡水鱼类。近几年来,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的建造、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

    2609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指南 水产养殖技巧
  • 大口鲇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大口鲇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大口鲇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肌间刺,是老少皆宜的席上佳肴。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不仅国际市场偏爱鲇鱼类,而且国内市场对大口鲇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所以其开发前景十分看好。但由于大口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故不能依赖增殖江河天然资源大幅度提高其产量,而只能通过人工养殖的途径增加其产量,满足社会的需求。四川是最早(198...

    2278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知识
  • 鳄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鳄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鳄龟,又名蛇龟、肉龟、鳄鱼龟、小鳄龟,原产于北美洲和中美洲,分类上属龟鳖目、鳄龟科、鳄龟属,我国于1997年开始引进。鳄龟的含肉率高,有“肉龟”之称,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鳄龟食性杂、病害少、生长快,适宜集约化养殖,是近年发展较快的养殖品种。鳄龟的环境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对养殖场所、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2343 渔业养殖科普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