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1 病原学
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以6个月至2岁的羊发病。
被本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人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
3 临床症状
病羊病程很短,一般无临床表现即急性死亡。有的可见突然无神,侧身卧地,剧烈痉挛,咬牙,眼球突出,惊厥而死。
4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见于消化道和循环系统。第四胃、肠道发炎,小肠溃疡,大肠壁血管怒张、出血。心包、胸腔、腹腔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肾变性。
5 诊断
5.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肠内容物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查。
5.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快疫、羊肠毒血症、黑疫和炭疽鉴别。
6 防治
可用疫苗免疫预防本病。由于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好环境卫生。尽可能避免诱发疾病的因素如饲料突变,切忌多食谷物尤其是初春时不能多喂青草和带有冰雪的饲草。放牧时尽可能选择高坡地,不到低洼地。
一旦发生疫情,首先应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急速转移牧地,少给青饲料,多喂粗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