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论述:水产养殖中的生产管理

时间 : 11-10 投稿人 : 一座空城的记忆 点击 :

随着消费者追求“鱼好吃”和“吃好鱼”的健康消费观念的加强,随着企业向着产量和质量双重并重的养殖模式的转变,随着政府向着效益和生态两手抓重视的趋向,水产养殖也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配套化的健康养殖发展。在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模式中,生产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吃鱼健康、水产企业的盛衰和生态资源的再持续利用。但水产养殖的生产管理与工厂化管理有着决然的不同,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把工厂化管理模式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地搬入水产养殖的生产管理当中来。我们也曾做过调查,为什么很多个体养殖户的生产效益比企业养殖要好,原因就在管理上的区别。

论述:水产养殖中的生产管理 | 动物养殖饲料

一、水产养殖企业与工厂生产管理的区别

1.天气影响和作息时间的不同

首先,工厂化的工作时间可以两班倒,一般不受天气的影响,而养殖场只能白天作业,遇上鱼苗运输、拉网卖虾或开动增氧机等特殊情况才需凌晨开工作业。水产动物的吃食受水温和气候的影响,投饵、用药很多工作只能在现场根据水温和水色进行安排用量,无法提前做好计划。再者,工厂的产品是物体,而水产养殖的产品是水产动物,每天必须安排员工给它投饵维持生命或促进长大,无法在节假日安排全体员工同时休息。第三,工厂员工在室内工作,而养殖场一般在露天干活,干活时间的安排可以避开烈日时段,所以养殖场的作息管理不能如工厂长期束缚在哪个时段作息,相对而言要灵活变动。

2.技能和监督的要求

工厂化一般流水线工作,要求员工熟练所在环节或岗位的操作就可。流水线的每一岗位的产速都影响着另一岗位的产速,从而影响整条流水线的进展快慢,故,每个岗位起到相互监督促进的作用,每个员工都更有时间紧迫感和速度感。而水产养殖场不能流水线操作,必须要求员工是全能的“打杂”型,比如员工完成了投饵接着拉泵抽水又接着去泼洒鱼药,每项工作相对比较独立,一般不会相互牵扯或影响,,不会因为某岗位速度而影响另一岗位的工作开展。水产养殖无法对每项工作做出严格精密的完成时间的限制,稍微出现监督的松懈,员工就会有不自觉的行为。相对而言养殖场更需要管理安排和监督力度的投入。

3.问题和风险的把险

首先,工厂与养殖企业的产品收成时间相差悬殊。工厂一般一条流水线下来产品就完成了,时间只需几秒或几分钟,容易考核员工的技能,能及时发现产品的问题,然后马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容易做到风险控制。水产养殖的产品是成品水产动物,从苗种投放到成鱼出售至少需要一年半载;而且水产品一般生活在水里,出现毛病(如鱼病、底质恶化)不易观察,当发现问题时,问题已经发生有一段时间。水产养殖在作预防决策会更有难度。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故,水产养殖的投资者更有危机感,承担着更大技术人才利用和产品产量、质量把控的风险,必须在风险管理上花更多的精力。其次,养殖场比工厂存在着更大劳力补充的问题和风险。工厂一般靠近城市,工作强度较小,在室内工作;而养殖场都在比较偏僻的郊外或乡村,要求员工有一定的体力,一般在日晒雨淋中上班,所以劳力补充会更难。

4.对领导者的要求

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认为领导者必备三种技能:技术(专业业务能力)、人际(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概念(分析和决策能力)。若领导者三种技能的比例为:18:35:47,那他就是高级领导者。这符合考核工厂领导者,但如此考核水产养殖领导者和决策者却不切实际。水产行业是技术行业,从苗种亲本选育和投放到成鱼养殖的大小和产量到养殖过程水质调控和鱼病防治到出鱼销售运输成活率这全程都是技术引导着分析和决策,所以作为水产养殖场的领导者的三种技能比例应与工厂领导者技能比例相反,技术:人际:概念=47:18:35。

二、企业与个体水产养殖在生产管理上的不同

1.决策、执行与监督

我们调查过个体养殖的生产效益大多比企业养殖要好。个体养殖户一般面积较小,工人相对也少,这只能是个体方便管理的唯一优势,但不是个体比企业管理得好的主要原因。一般个体养殖的制度体系相对不完善,有些甚至是文字上的空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没有条条框框,但这并不影响个体养殖的管理。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众所周知,个体养殖的投资者、决策者和监督者都几乎集中于老板一人,甚至在有些没有工人或工人不足的个体,连执行者都是老板。自己决策自己执行自己监督,自己跟踪一条龙。个体水产一般都是老板唯一产业,老板会全身心投入决策、执行与监督,对自己的产业负责。老板好比“解放军首长”,经常在养殖现场带着员工“跟我冲”,员工几乎在老板的眼皮底下干活,有一种无形的监督力和压力,队伍好比有强大战斗力的“解放军”,所以会管理得更好。在水产养殖企业,一般此人决策彼人执行又第三者监督,在全程的链条上,只要有一个环节或一个人出现疏忽就会导致全盘皆输。企业老板因身兼多元化发展或业务应酬缠身,经常不在养殖现场管理监督,只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遥发指令“给我冲”。如果老板没找到一个可靠和有能力的管理者作为代理,指令就不是军令,就失去了威力和监督力,员工就没有压力和责任心,队伍就像“国民党军队”。经常会发生有决策没有执行或有执行没有监督从而导致没有效率和效果。有决策没有执行就等于有问题没有解决;有执行没有监督就如有过程不一定有结果,执行只代表去做了任务,不等于完成了任务,只代表做了不代表做到位了,只等于有了施行不等于有了实效。企业不是靠员工的劳动过程来生存,而是靠员工的劳动结果来发展壮大,有过程没结果的企业是一个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错过机遇的企业。或用过程去创造有缺陷的结果就等于后果。比如,罗非鱼养殖公司的老总马虎交待生产部把薄膜在寒潮来临之前盖好,但生产部没有执行或盖的薄膜棚工程质量不好,又没人去监督,最后导致寒潮来了薄膜棚还没搭盖起来或又因工程质量不好在寒潮来的第一天冬棚就被风吹垮而导致罗非鱼被冻伤冻死。这样就没有实现老板所要的有好质量的冬棚让罗非鱼顺利过冬的结果。

2.分工与责任

个体养殖对员工没明确的分工,员工就是一块“砖”,哪需要往哪搬。只要求员工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任务就行,否则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奖金或继续留用,所以员工的压力更大责任心更强。但在养殖企业,每人应聘的职位不同,稍微调动员工参与“越职”的工作就有怨言。比如,叫仓管去帮忙泼药,仓管也许会埋怨:我又不是应聘鱼塘工人,不干;或者就是带着情绪去干,完成的质量不好。有时企业分工“太细”会阻碍员工的调配,从而浪费许多空闲劳力。经常会出现那人废寝忘餐日理万机,这人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或这边“拉网日当午,汗滴塘下土”,那边“歌舞升平,乐不思鱼”的局面。其实分工明确是好事,只要分工明确,才能责任到人,才能自感压力和责任。只是在完善分工与责任制度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完整的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才能游刃有余地调动空闲的劳力到“越职”的位置上乐意地工作。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说过: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3.压力与动力

洛伯定理说: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老板不在场时的员工效率才是真效率。个体的员工好比一块被老板搬动的“砖’,在老板眼皮底下干活,压力会更大,责任心会更强。做坏了尽收老板眼底,表现好了也直接会被老板赏赐,所以动力更大。养殖企业的员工好比一粒被上级同事调动的“棋”,远离老板的视线在天马行空,失去了更有威信的监督,就失去了压力和责任心。做好做坏老板看不到,没有老板的惩罚和赏赐,员工就失去了压力和动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干活。还有个体老板一般都会在生产一线,会现场感受自己投资风险的压力,会及时发现生产上的漏洞然后马上补上。而养殖企业老板必须靠汇报才知有没有问题的存在,当得知有问题时常常已经错过了最佳解决时机,再解决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压力会来迟许多。比如:鱼塘起初有零星死亡,个体老板在现场看到了就怕鱼病继续恶化马上治疗;企业老板不在现场,当听到技术员的汇报,常常是鱼已经有大量死亡,事实已经瞒不住了的时候了,此时老板的决策和压力都是迟到的。某人曾经说过:“企业家只有两只眼睛不行,必须要有第三只眼睛。要用一只眼睛盯住内部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只眼睛盯住市场变化,策划创新行为;第三只眼睛盯住国家的宏观政策,以便抓住机遇,超前发展”。

4.成本与效益

克莱斯勒汽车总裁李·艾柯卡说过:多挣钱的方法只有两个:不是多卖,就是降低成本。个体一般由老板亲自开销和控制成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效益更高;而大型养殖企业的开支由员工代劳。比如,鱼塘开增氧机,个体老板会亲自根据品种、天气和水质来适时开适长时间的增氧机,而在养殖企业员工因怕出事故受惩罚,经常加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从而浪费许多电费。比如,在选购苗种时,企业的采购员就可能没有个体老板挑选的那么细心,最后可能会导致不细心的企业买回一些长不大的苗种,从而浪费饲料、人力、鱼药、季节和塘租。

三、生产管理好的水产养殖企业所具备的五要素

1.完善、完整的制度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制度体系就找不着管理的标杆和约束的准绳,就失去制约员工的“金箍咒”。在规模化的养殖企业,业务缠身的老板无法做个“如来佛”,没有制约的员工就像“孙悟空”会“跳出五指外,不在三科中”大闹天宫。从采购到质控到入仓到保管到出仓到利用跟踪;从投放到养殖到越冬到销售到售后;从实验室到办公室到行政到后勤;从资金到设备设施到资源;从塘到水到电到鱼到药到饲到人;从库存警戒到水质警戒到鱼病警戒到灾害警戒到人身安全警戒;从权力到福利到绩效等都必须建立完善制度,做到环环相扣节节不漏。要用制度明确分工和责任,落实责任人。其次,完善制度的制定要建立在员工、企业和客户三维利益的立体基点上,做到科学、实际和共赢。第三,有制度必须贯彻执行,有章不依或有判不执,制度就如纸老虎,无法为管理发力。

2.全面、专业的技术

水产养殖是技术引导着管理,决策成败取决于对技术把握。比如对季节、气候和天气影响的对策;对洪水、台风和冰寒的预防;对投喂、鱼病防治、水质控制和质控(如亲本、鱼苗、饲料和渔药质量)技术的管理等。比如冬天来临要做好预防小瓜虫和水霉病,要做好陪藻调水的工作,要做好搭冬棚防寒的安排等。作为水产养殖企业的管理必须用水产技术作出决策,否则会进入混乱局面。

3.强威的管理能力

水产养殖管理就是对“金”、“睦”“、水”、“伙”、“土”和“天时”“地利”“人和”的计划决策、执行和监督。“金”就是资金和财产,资金好比“米”,没资金就是无米之炊,对资金的融入、周转流通必须严格把控,否则可能因为管理不当而导致企业一蹶不振。财产包括设备设施、有形和无形、固定和不固定、库存和流通等资产,管理不当会导致经济损失、成本加大和效益下降。“睦”就是和睦、和谐,还扩展到沟通力、凝聚力和组织力的范围。企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就是对力的管理,包括决策力、执行力、监督力和实效力。一个企业的强大源于一个员工队伍的强大,员工队伍的强大除了有强的能力和发挥力外,还有员工队伍强的沟通力、和谐力、动力和凝聚力。凝聚力就是团结队伍中所有长处和所有可利用的能力向着同一方向发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众人划浆开大船》唱着“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否则就算一个企业人才济济但如一盘散沙力散难聚,也是空洞无物。员工队伍的和谐力和凝聚力全靠领导者的组织力去协调,组织力强的领导能把一捆乱麻拧聚成一根麻绳。“水”就是水质和水产技术,养鱼先养水,水好鱼肥。管理好水质和水产技术是搞好水产养殖的根本。 “伙”就是人、人才、人的能力和发挥力,能力包括员工的技术、操作、协调、执行和高管的洞察、预测、规划、分析、决策等,是逐鹿水产胜负的关键要素。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败者下能者上,不给滥竽充数的人立足之地。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必定是有人才而且人才在积极发挥着能力的企业。发挥力就是利用率和挖掘率,没才是员工的错,霉才(搁闲人才让他发霉)是老板的错。若把员工做老板的潜能挖掘出来,就是利用人才的成功。把有才之人当花瓶作摆设,没被充分利用,是有价无值,对企业的进步起不到推进的作用。“土”就是土地、地球和生态,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必须保护好资源,让资源能再循环再持续利用。若在创造经济利益时破坏了生态平衡,企业将得不偿失。例:我们承包了一片鱼塘,租期15年,但在前5年常施用破坏土质和水质的违禁药物,导致后10年养的鱼不健康不适人食用,最终失去市场,那将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天时”就是季节气候、天气、洪水等客观因素,水产养殖是一个跟风、水、日、寒等紧密相关的高风险行业。比如,一个台风或洪水可把全部网箱冲走,一场冰冻可把全塘罗非鱼冻死,一阵酸雨可让虾全军覆灭,一个气压低的天气可导致叉尾鮰缺氧死亡千斤,一场烈日可使90%鱼苗烫伤等。“地利”是“地”和“利”,“地”就是对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改造,选择水源好、交通便利、靠近原料采购和消费市场的鱼塘会减少不少的运输、电费、人力和物力的成本。对鱼塘的改造要有50年不变的规划,不要翻工再改造加大成本。改造要根据水源、电力和防害灾等原则,改造出一个“地优”的养殖场。“利”就是对“权利”和“利益”,管理好权利的划分才不会乱政,管理好利益、福利的划分(做到双赢)才生机勃勃。“人和”就是“睦”和“伙”。领导者管理好这些要素才能很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做出全面、有预见和有洞察力的决策、才会有超强执行力和执行实效。

4.丰富的经验

本人认为(管理+技术)×经验=决策,乘以经验是说明它的分量和作用大,好的管理和技术都是从经验中充实而来,是管理和技术之母。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起地球”。若把技术比作支点,经验就是杠杆,越长越好,再用管理发力,就可以撑起一个企业。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是在经历风雨或成功后得来的彩虹或成就,经验会让一个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更好地管理好一个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者的洞察力和分析力都敏锐,可作出有预见性的决策。比如鱼病防治、灾害防范、养殖模式等,经验丰富的人也许会有独到的防治技术、预见性的防范措施、更合理的养殖模式等。

5.持之以恒的学习

学习容易,坚持学习不容易。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坚持学习型的企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是一个终生学习型的管理者。一个再强管理者的能力只代表他过去的储存,要想补充更多新的能力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壮大自身能力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否则只会固步自封原地踏步,不知外面世界的变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比如:养殖设施和设备在不断改进,养殖模式和方法在不断创新,鱼药和配方不断完善,不学习就无法利用这些新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来武装自己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企业就是人,99.9%都是员工,企业的战斗力就是员工的战斗力。如果把商场比作战场,那员工就是战士。战士的战斗力必须不断地进行培训才能提高企业的战斗力。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说: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微软对新员工的培训实行“导师制”,甲骨文制定出员工素养培训计划书,华为对新员工入职20天进行强化培训等,都是让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四、对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讨论

1.水产养殖生产管理不同工厂化管理,工厂化的管理模式不能被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搬进水产养殖生产管理中来利用,只能作为参考。

2.个体户水产养殖管理和企业水产养殖管理可以在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后,取其长吸其优,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3.一个集制度、技术、管理、经验和上进心的企业是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这五要素缺一不可。正如“氨基酸组合效应: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广州州市恒发水产有限公司/黄明华)

相关文章

  • 对虾养殖病害肆虐寻找全球最成功养虾模式
    对虾养殖病害肆虐寻找全球最成功养虾模式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由于病害肆虐,养殖难度逐年增加。为了应对病害,去年部分地区的养殖者开始尝试鱼虾混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国家虾产业首席科学家何建国亦表示,采用生物防控模式将南美白对虾与其它鱼类混养今后或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手段。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分析南美白对虾与河豚混养,充分利用了河豚的食性。当虾出现病害时,河...

    1966 养殖饲料常识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技术
  • 控制猪场环境降低应激病的发生
    控制猪场环境降低应激病的发生

    改善舍内通风猪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多数会发生肺炎。户外饲养的猪几乎不发生肺炎,这是因为大量的新鲜空气起了作用。由于每栋猪舍的大小、饲养密度各不相同,所需的气流类型也不相同。搞好通风要做到对风扇和通风口应能随意控制。要千方百计防止贼风,因为贼风更易引起应激。除了考虑整栋猪舍的通风状况外,还要考虑局部风的强度,高速的局部气流...

    2539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常识
  • 饲料生产工艺中引起霉变的七种重要因素
    饲料生产工艺中引起霉变的七种重要因素

    制粒机制粒快、效果好,设计特殊孔的滤网,仔细筛滤,其摩擦滤网杆能扎碎筛滤坚固粒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该机能替代摇摆式颗粒机,是新一代的颗粒设备。 在制粒机颗粒料生产中,有时会出现外观不正常的颗粒料,对于经验不足或新的饲料生产厂家来说,有时会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下面把七种常见的外观异常的颗粒料产生的原因...

    1064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知识 养殖饲料方法
  • 初秋时节黄鳝池八种增氧方法介绍
    初秋时节黄鳝池八种增氧方法介绍

    初秋季节水温高,容易造成鳝池水体缺氧,进而引起黄鳝的浮头,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给黄鳝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当养殖水体缺氧时,可用以下方法为水体增氧。一、降温增氧。可在养殖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  二、注水增氧。高温季节,...

    650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品牌 动物饲养技术
  • 泥鳅的笼捕方法
    泥鳅的笼捕方法

    捕泥鳅较为有效的方法是用须笼或黄鳝笼捕。须笼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工具,它与黄鳝笼很相似,是用竹篾编成的,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鳝笼里边则无聚乙烯布。 笼捕在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季节均可作业,但以...

    392 养殖饲料常识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方法
  • 黄鱼养殖日常管理技术
    黄鱼养殖日常管理技术

    一投饵管理投饵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饲料的品种、品质、投饵量、投饵次数及投饵时间等都影响着大黄鱼的生活和生长。依据我们几年的养殖经验,池塘养殖大黄鱼要做到先精后粗,具体是:1.前期:要投足精饲料。因为鱼种经过越冬和运输,体质虚弱,要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如投些新鲜的肉质比较好的青、黄鲇鱼,以便使鱼尽快恢复体质而进入速长期。...

    2132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技术
  • 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
    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

    我国原有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45%,而国外瘦肉型猪种,胴体瘦肉率可达到60%以上,有些品种胴体瘦肉率可高达80%。瘦肉是人们食品中动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所以发展瘦肉型猪生产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向。目前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瘦肉的价格已超过肥肉1倍以上。原来以地方猪为母本生产的...

    1449 养殖饲料原料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方法
  • 五月广东水产养殖管理要点
    五月广东水产养殖管理要点

    天气复杂多变改底调水防病害 五月份天气变化仍较大,水产养殖重在预防管理,提早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及时进行改底工作,清除滋生病菌的底层耗氧有机物;选择高档饲料,采用拌饵方式加强投喂,增强鱼类体质;水质管理以保肥为主,及时分解底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左右,防治水体老化。四月份以来,广东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光...

    2392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加工 养殖饲料禁忌
  • 澳洲淡水龙虾人工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人工养殖技术

    购买《红螯螯虾(澳洲淡水龙虾)》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1、池塘条件。淡水龙虾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以2000--3300平方米为宜,底部以沙质或硬质土底为好,不能有太多淤泥,池底应有不少于1/5面积的沉水植物。池塘要安装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设置网...

    1139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品牌
  • 教槽料的关注点:教槽料在中国的发展
    教槽料的关注点:教槽料在中国的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兴起使用教槽料,90年代,教槽料普及,乳猪断奶期从30多天一下子降为21天,被誉为养猪业的革命。1997年,台湾的安佑集团已代理美国蓝雷公司的教槽料,后来安佑集团进入大陆,遂成为大陆教槽料市场的引领者之一。现国内生产销售教槽料的企业有深圳金新农、深圳安佑、英伟集团、广东旺大、江西双胞胎、上海新...

    1778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原料 动物饲养
  • 草鱼实用养殖技术
    草鱼实用养殖技术

    一、生态习性 1、食性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各类精饲料。由鱼苗培育早期阶段幼鱼吃食轮虫等细小原生动物,到夏花阶段转吃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并向吃食浮萍、瓢莎和细嫩的水、陆草类转化。各生长阶段都喜吃人工...

    1173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技术
  • 肥猪出栏体重115千克以上划算吗?
    肥猪出栏体重115千克以上划算吗?

    较早的时候国内出栏猪的体重一般在90千克,现在一般在110千克。现在屠宰市场偏好于更大体重的肥猪,115千克以上的猪好像更受欢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屠宰相对轻松,同样杀一头猪,一头200斤和一头280斤的,后者比较省事。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这样的猪肉品质好,为什么?据说这样的肉成熟了。猪有3个成熟:体成熟、性成熟、肉成熟。...

    379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品牌 养殖饲料技术
  • 台风期间水产养殖需采取的措施及注意问题
    台风期间水产养殖需采取的措施及注意问题

    台风期间,水产养殖需注意哪些问题?养殖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池塘养殖:延长增氧时间池塘养殖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水产养殖模式。台风暴雨期间,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因为池水上下层对流,阳光少,光合作用差,极易导致池底溶解氧不足,同时,水温、pH值、盐度也会降低。而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偏低,会导致池底的有机质无法正常...

    811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方法 养殖饲料禁忌
  • 湘云鲫鱼养殖技术要点
    湘云鲫鱼养殖技术要点

    湘云鲫是用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鲫鱼母体通过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该品种肉质鲜美,池塘养殖7个月条重达到0.5公斤上市规格,养殖2年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市场畅销。湘云鲫耐低温,低氧,抗病力强,粗生快长,饲料来源易,食性杂,生长优于双亲,起捕率高,易运输,不易脱鳞,耐暂养。目前已在广东和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养殖。...

    2526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饲养 动物饲料
  • 泥鳅饲养管理技术-泥鳅养殖
    泥鳅饲养管理技术-泥鳅养殖

    (一)种苗饲养管理。刚孵出的泥鳅种苗用头部吸附在鱼巢或池壁上。3天后游动摄食,这时转入池中饲养。放养前先铺肥泥20--25厘米,并施足基肥(牛、猪、鸡、鸭粪均可),水面上养藻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或用树枝、禾草等遮荫。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万--20万尾。放养后开始投饵,初期投喂蛋黄、鱼粉、米糠、玉米粉等,以后投喂配合...

    2912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